典当地契揭开小淀百年“身世”
(编辑:yanzi 日期:2014年05月23日 浏览:次
加入收藏
)
从北辰区了解到,小淀镇镇志工作人员徐克最近搜集到一份清朝宣统年间的典当地产龙契,被本市文史专家尹树鹏教授鉴定为一件不多见的清末民初跨时代的较为完整的珍贵官契。更令人惊奇的是,通过这份地契可以看出,小淀是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之前建立的行政乡,其历史达百年以上。
这份典当地产龙契分为正契和附契两部分,上面加盖有天津县官印和河防厅官印,附契作为存根留于官方。上面的文字为毛笔字和铅印字,通过文字内容可知:一、契上有两个标时,一个为壬子年四月十五日(宣统三年,即1911年),一个为中华民国元年五月三十一日(1912年),这说明其是清朝与中华民国交替时期的产物;二、立契人为北裕德堂王家,其因需要银元,把九亩官地的三年使用权典当给裕德堂温家,是活契;三、清宣统年间有非常规范的契约条款和税收条款,契约规定条款是按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年所制定的税率进行纳税的;四、小淀因地处塌河淀,其土地变更不但要受行政主管部门天津县的批准,还要接受河防厅的批准;五、小淀当时已是塌河淀周围村庄及二十三乡的中心村镇和行政乡所在地。
天津还有哪些古镇
宜兴埠
宜兴埠的名称与江南宜兴有关。明朝初年,为建造北京城,大量宜兴民工(船工),沿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建城材料北上,在此地登岸息脚并定居繁衍,由于宜兴人集居又为码头(埠)所在地,因而被称作宜兴埠。
杨柳青
杨柳青古镇因京杭大运河而兴,明清两代,这里漕运鼎盛、舟楫云集,呈现出一派水乡景象。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版画史上,与南方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
北塘
北塘在明清时期就成为集渔业、漕运、商贸和要塞为一体的重镇,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丰富。
蓟县渔阳
蓟县在春秋时期曾建无终子国。秦代置无终县。汉高祖元年,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建都于此。隋代改名为渔阳。
小站
清末为拱卫京师,淮军将领周盛传率部移防天津南部水草丰美之地,建立小站镇,开垦良田,培育本地稻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上一篇:改革开放前吉林典当业的兴与衰
下一篇:典当源于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