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专业术语解析(入门篇)
PVD镀金表
PVD是英文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缩写,PVD电镀金表我们俗称为“镀金表”,通常是指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离子镀工艺,PVD真空离子电镀物理沉积的原理,有不同的厚度,一般常见的是3微米,通常可以保持一年左右不被磨穿,也有10微米的,但成本较高。通常几百元的镀金表就是3微米,镀层比较薄但相对牢固,多为中低档腕表所用;还有一种更加低廉的“镀黄”表是采用镀黄锌技术,钝化后获得外观黄色的有较好耐蚀性的锌层,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也容易脱落。价格较低廉。
宝石轴承
在制表业中,用于轴承、止推宝石轴承或擒纵叉宝石的贵重宝石(preciousstone),称为红宝石。如今手表中使用的宝石大多数是合成的。它们的作用是将摩擦降低到最低程度,如今也有部分品牌为了增加机心美感带有装饰性的宝石。
镀铑RHODIUM
瑞士手表会在机心夹板或一些零件上做镀铑工艺处理。铑(RHODIUM),由英国化学家威尔亚姆·沃尔拉斯统(William Hyde Wollaston)于1803年发现,是组成铂金((platinum)的六种贵金属之一。纯的金属铑为银白色,表面光亮,在常温下硬度非常高,与不锈钢持平。且易于在金属表面形成光亮而坚硬的镀膜,呈现出优良的镜面效果。镀铑的非常耐磨持久。我们常见的机心夹板银白光的不锈钢是因为镀上了一层镍金属。它的硬度比铜、锌、锡、镉、金、银等要高,而铑金属则比镍金属的硬度还要更高一筹。铑的化学性质稳定和抗氧化性好,因此镀铑后的机心光亮而坚硬,并能在空气中长期保持其光泽度。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
GMT全称为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作为手表的功能,一般同时和其他一个到多个时区的时间一起显示,第二时区的时间会被一个全运转的指针在一个24小时的标识盘上提示,同时亦会指示第二时区是AM或是PM.
蓝宝石镜面
蓝宝石镜面是经过人工压缩合成的一种晶体镜面,它的优点是密度高,不易出现划痕。蓝宝石玻璃表镜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硬度,硬度为2200-2300域氏(钢硬度的七倍),莫氏硬度9,具有硬度好,光通性好,磨擦力小,耐高温,比水晶玻璃镜面和合成玻璃镜面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易脆,不防震,不宜磕碰、重压、重摔等不适当的操作。当你的手表掉在地上或被击打时,蓝宝石镜面极易出现裂纹。
逆跳Retrograde
逆跳:指的是手表指针运行的一种方式,和传统做圆周旋转的指针不一样,逆跳式指针当到达终点时,会瞬间回归零点并继续走动,成为一种往复运动。逆跳原本属于古老的钟表设计,约200年前第一次出现在宝玑怀表上面。这种怀表的指针扇面为扇形,也被成为扇形表。
烤蓝螺丝blued screw
烤蓝是由宝玑大师发明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把钢质零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经化学水溶液冷却、皂化,使其表面颜色呈现蓝色。经发蓝处理的零件更加美观,且具有防锈作用。如今烤蓝技术已经不再是金属防护的必备工序,但是人们将蓝色的机芯部件视为传统特色和价值高昂、极富装饰性的元素。现在的化学科技已经能在不进行高温烤制的情况下,将螺丝变成蓝色,但传统生产方法拥护者认为:“这样产生的颜色没有用热加工产生的那么有价值”。除了蓝钢螺丝之外,还有表盘上的蓝钢指针等。代表品牌:朗格、真力时等,各大中、高级手表品牌的表款都具有。
鱼鳞纹打磨
鱼鳞纹打磨也称为珍珠圆纹打磨,因为它很像一行细小的珍珠。圆纹粒面修饰是指在零件表面打磨出细小、重叠的圆形图案,通常应用于隐藏的部分。在打磨圆纹粒面时,修饰工会使用涂覆金刚砂研磨膏的平头密纹木杆,或者安装在旋转头上的研磨垫(直径在1-3毫米之间),将其按压在桥板或夹板表面并打磨出所需的图案。手工完成打磨后,各行圆点必须完美平行。
摆轮游丝(Balance spring)
一种非常细的游丝 ,同时也是机械表的“心脏”。其末端固定于摆轮和摆轮夹板之上。其所具有的弹性使得摆轮可以作规则的摆动。摆轮游丝的长度及摆轮的惯性矩,决定了每一次摆动的持续时间。摆轮游丝的长度可以修正,以便对手表进行调节。
倒角(Chamfering )
出于美观,对某些机芯部件的表面与侧面之间的棱边进行切削和抛光。倒角强调部件的形状,组件装配起来后,部件将反射出迷人的光芒。倒角是最复杂的修饰工艺之一,倒角是指去除表面与侧面之间的边缘,并形成一个45°角。工匠先将侧面的边缘向下压,然后进行抛光打磨,形成锃亮的外观。倒角表面必须整齐光滑,宽度均等,边缘相互平行。这项工艺非常讲究,因为用力过大,零件就会变形,而力度不足会导致角度不明显、不清晰。倒角的作用除美观外,还可清除残余碎屑和防止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