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学堂 >> 民品鉴定 >> 浏览文章

鉴别翡翠价值好坏的七大误区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8日浏览量:来源:东方金钰作者:佚名
  误区一:翡翠越老越好
  
  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丘志力先生介绍,很多收藏者都讲究收藏“古玉”,但是翡翠的收藏并没有“古”“今”之分。翡翠在清朝时期才进入中国,而且当时由于翡翠原料不多而且鉴别能力差,所以年代比较久远的翡翠质地反而相对较差。
  
  误区二:不变色的是A货
  
  一些染色翡翠可以保持鲜艳的色彩长达10年至20年。而一些翡红色或者翡黄色的翡翠反而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变色,主要是因为翡翠内部化学元素的变化。
  
  误区三:绿色翡翠就是好
  
  翠绿色的翡翠是A货翡翠中的上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是绿色的,有一种翡翠由于受到铁质的浸染,会形成鲜艳的“翡”色。这样的翡翠如果透明度高、质地好,也很受市场欢迎。
  
  误区四:工艺越复杂越好
  
  “简单才是美”,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往往被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而一些有杂质或者裂隙的翡翠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以掩盖天生之不足。
  
  误区五:绿色越均匀越好
  
  市场上往往会看到一些通体翠绿的翡翠,颜色鲜艳而且分布非常均匀,实际上,这样的翡翠大多是假货。翡翠的内部是由颗粒状的矿物集合而成,因此它的绿色是局部分布的,绿色和非绿色之间会有界限。
  
  误区六:越稀有的越值钱
  
  天然矿物有时候会形成一些很特别的图案,例如,有些矿物会排列成类似动物或者山水的形状。一些收藏家往往把这种翡翠当作是稀世珍品加以炒作。实际上,除了稀有之外,这种翡翠一定要符合美学原则,同时还要具备质地好的条件才真正“值钱”。
  
  误区七:纸上学鉴别技术
  
  翡翠优化处理技术日新月异,而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滞后。如果按照书上的鉴别方法而买到B货或者假货,可能是因为市场发明了新的处理技术还没来得及被总结和出书。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沈阳:豪车车主“典当”豪车过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