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学堂 >> 民品鉴定 >> 浏览文章

关于新疆和田玉的六点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2日浏览量:来源:爱玉网作者:佚名
  【导读】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俗称真玉),也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和田玉现在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艺术品,但在民间,仍有很多人对和田玉存在一些误解。
  
  【焦点1】产于和田?
  
  误区:许多人都认为只有新疆和田地区产的玉才能称为和田玉。
  
  易爽庭介绍,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凡是“透闪石”这种矿物的玉都可称为和田玉。除了在中国新疆,“透闪石”玉在中国青海、俄罗斯也有分布。从广义上讲,这些“透闪石”玉都可称为和田玉。
  
  有人曾担心这些青海、俄罗斯产的和田玉会影响到新疆产和田玉的销路。但事实却相反,易爽庭说,前几年正是由于青海、俄罗斯的和田玉的大量涌入市场,才使得品质较高的新疆和田玉的价格一路攀升。
  
  【焦点2】资源枯竭?
  
  误区:现在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和田玉好是好,就是资源已经枯竭了。
  
  据李泽昌介绍,虽然新疆和田玉产地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峻岭中,交通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但近几年的开采量仍在150吨-300吨左右。
  
  新疆地矿局第十地质大队近年对和田地区和田玉资源量做出的预测为4.7万吨(不包括喀什地区和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其中三处和田玉原生矿经过勘测评价,其储量为2.5万吨。按年产150吨计,仅这三个矿地就可开采160多年。
  
  【焦点3】假货横行?
  
  误区:很多消费者就怕买到假和田玉。
  
  和田玉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肓,基本上是规范的。今年4月至5月,自冶区工商局对乌鲁木齐的珠宝市场150多家销售店进行监督抽查,和田玉器合格率达93%以上。易爽庭说,总的来说,专卖店和大商场的专卖柜台信誉度较好。问题较多出现在旅游点和地摊,主要是个别摊点以大理岩、石英岩及玻璃等冒充和田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普及和田玉知识和开展行业自律。
  
  【焦点4】价格混乱?
  
  误区:市场上一个小小的白玉挂件,标价几千元,最后成交价往往2-3折即可成交。
  
  现在和田玉知市场标价比较混乱,低折扣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销售商则振振有辞--“黄金有价玉无价”。
  
  其实从根本来说,现在的玉饰品和原料毕竟是商品,理应通过核算各项成本并加上合理的价目格,销售商不能借口“玉无价“满天要价。只有稳定市场,取信于民,才能达到买卖双方的共赢,才能使和田玉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焦点5】缺乏品牌?
  
  误区:许多新疆人不知道自己本士的品牌。
  
  新疆和田玉器不仅有知名品牌,如“和合玉器”、“真珍”、等,还有不少有实力的和田玉器商把店开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和田玉器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完全是商品,它还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品,艺术品就应该百花齐放,否则只会使和田玉的路越走越窄。
  
  【焦点6】工艺粗糙?
  
  误区:新疆一直是全国和田玉原料的供应地,而并非主要加工地。
  
  据自治区工美协会普查结果,截至2009年底新疆共有玉石加工销售企业近3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加工企业100余家,玉雕艺人2600余人,年生产销售额约28亿元。
  
  从2005年开始每2年一次,新疆宝协在玉雕艺人中评选玉雕大师和玉雕工艺师。新疆现有中国玉雕大师6人,新疆玉雕大师23人,玉雕工艺师47人,他们是新疆玉雕业的骨干和领军人物。
  
  特别可喜的是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开办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大专班,已经向社会输送了200余人,在校生还有300余人,这里成为新疆培养玉雕人才的重要基地。
  
  自2004年开始,新疆宝协在业内开展国石杯玉雕精品展评活动,目的是促进玉雕艺人提高整体水平,为玉雕艺人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6年来,共收到参展作品2465件,其中获金奖(精品奖)174件,银奖298件,铜奖389件,优秀作品奖540件。获奖作品占参展作品总数的60%,本地玉雕艺人的作品获奖率逐年上升,2009年本土艺人有74件作品分别获金、银、铜奖,占金、银、铜奖总数的55%。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辽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地 已发新证22.8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