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的真假鉴别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8日浏览量: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分享到:
基于祖母绿的实际情况,祖母绿的真假鉴别至少要解决与仿制品的鉴别、合成品的鉴别、处理品的鉴别和不同产地的鉴别等问题。
与仿制品的鉴别
在各种宝石中,能仿祖母绿的宝石较多,较典型的有绿色翡翠、绿色萤石、绿色电气石、绿色磷灰石和铬钒钙铝榴石等,它们的物理特征见表3—1。只要测定有关物理参数,就能比较容易地将祖母绿与相似宝石区分开来。

与合成品的鉴别
天然祖母绿由于产量稀少,因此价格非常昂贵,这促使人们设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合成它。至今为止.人们已能用三种方法合成祖母绿,即助熔剂生长法、水热法和镀层法(实际上就是水热法)。由于合成祖母绿与天然祖母绿的物理化学特征相似,因而难以用测定物理化学特征的方法来鉴别它。从目前来看,主要的区别交于合成祖母绿颜色比天然祖母绿浓艳,净度比天然祖母绿高,而且有较强的红色荧光,在一种专门的仪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现鲜红的红色。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包裹体,一方面天然祖母绿具有特殊包裹体特征,如三相包裹体、竹节状包裹体和逗号状包裹体等,合成祖母绿一般无这些典型的矿物包裹体特征;另一方面,合成祖母绿本身具有自己典型的特征包裹体,如云团状不透明未熔化的熔质和熔剂包裹体、银白色不透明三角形铂片包裹体等。对于镀层祖母绿,由于它是用水热法在绿柱石宝石之上镀上一层祖母绿而成,因此,除了表面具典型的网状裂纹外,其内部还具典型的绿柱石包裹体特征,因而不难将它们鉴别开来。
优化处理品的鉴别
天然祖母绿往往存在各种缺陷,或裂纹较多,或颜色不好,或重量较小,为了提高祖母绿的级别,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它们进行优化处理的努力。优化处理祖母绿的方法很多,目前常见的方法有注油处理、染色处理、覆膜处理和拼合处理等。
1.注油处理
一般而言,祖母绿由于先天不足而裂隙较多,注油可掩盖裂隙,提高透明度。对有些颜色较浅的祖母绿可通过注油加色的办法来提高颜色深度,从而使祖母绿颜色大大改观。注油有各种植物油、润滑袖、液体石蜡、松节油、加拿大树脂等。根据裂隙大小、持征可注入一种或几种油,以达到顶期目的。
2.染色处理
采用化学颜料,将色浅的祖母绿或无色的绿柱石染成绿色达到形成高档祖母绿的效果。
3.覆膜处理
(1)衬底处理:这是较早时期使用的处理方法,其办法是在祖母绿底部衬上绿色薄层或箔来加深祖母绿的颜色。
(2)涂层处理:将天然无色绿柱石切磨后作为籽晶,用合成祖母绿的方法在外表层镀上一层祖母绿,镀层厚一般0.5mm。实际上不能作为祖母绿,
4.拼合处理
祖母绿的拼合处理一般有二层和三层拼合两种。一般冠部采用祖母绿,亭部或夹层采用合成祖母绿或其他材料,很有欺骗性。
不同方法处理的祖母绿具有明显不同的鉴定特征。
对于注油祖母绿:鉴别时应仔细观察宝石表面的裂隙用顶灯照明并用放大镜观察宝石时,裂隙处会产生干涉色探测会有油珠流出;在紫外线下台发黄色荧光。
对箔衬祖母绿:若发现祖母绿首饰用全封闭式镶嵌,就要怀疑宝石的亭部外缘是否有绿色箔衬;主要的鉴定方法是测定宝石的光谱,这种宝石不具备天然祖母绿具有的光谱特征;放大观察也能找到箔衬的痕迹。
对于染色祖母绿:颜色在裂隙中集中、不具备天然祖母绿的光谱特征等都是鉴定它们的有力证据。
对拼合祖母绿:鉴定时只要认真仔细就不难发现粘合的痕迹,另外放大检查不难发现粘合层面上会有明显的气泡出现。
对镀层祖母绿:其鉴别特征是表面常有网状增生裂纹;浸液中见镀层与绿往石的分界;显微镜下能见到绿柱石的包裹体,如雨状包裹体,但不能见到祖母绿的典型包裹体。
产地鉴别
由于不同产地的祖母绿质量存在差别,加之商业上的习惯,即使质量大致相同的祖母绿,不同产地的祖母绿价格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哥伦比亚产的祖母绿明显更加受消费者欢迎,价格也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祖母绿。因此,准确鉴别祖母绿的产地也是鉴赏者的一项基本任务。
1.外观特征
能发现一些不同产地祖母绿具有一些不同外观特征,如哥伦比亚祖母绿为深翠绿色,巴西祖母绿为带黄、有时带褐色的翠绿色,透明度差,常带平行裂纹。
2.包囊体特征
这是祖母绿产地鉴别的关键。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哥伦比亚祖母绿裂纹较多,裂隙内有时充满褐色铁质薄膜,具典型的气、液固三相包裹体,还有纤维状包裹体、黄褐色粒状氟碳钙铈矿包裹体、黄铁矿包裹体、磁黄铁矿包裹体和辉钼矿包裹体等。俄罗斯祖母绿裂隙稍少,具阳起石包裹体,外观很像竹筒(俗称竹节状包体),另外还常见页片状黑、白云母包裹体,亦是祖母绿呈褐色的原因。印度产祖母绿具“逗号”状包裹体。巴基斯坦祖母绿具云母片和两相包裹体等。
3.查尔斯滤色镜
在这种被称为变绿为红的鉴宝镜下,哥伦比亚祖母绿显红色或粉红色,其他产地的祖母绿不变色或不明显。这是鉴定哥伦比亚祖母绿最方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