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学堂 >> 民品鉴定 >> 浏览文章

ETA 2824与2892 机芯详解(多图)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浏览量: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对于WaltOdets的历史和基芯的改进我没有很多要写的,我想说的是很多修整和改进都是为了提高自动陀的效率。
  
  第一个问题是原基芯的摆频是相对较慢的18000BPH,摆轮的直径也较大。当ETA把摆频提升到28800BPH时,他们需要一个比原来强硬很多的主发条。这就需要提高自动系统的上链效率来对抗强硬的主发条产生的阻力。
  
  上面的问题刚解决,ETA又面临新的提高上链效率的挑战,因为他们为了使基芯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将基芯的尺寸由原来的28mm减小到25.6mm,这就是2890到2892的区别,厚度仍是3.6mm。但由此减小了摆轮尺寸和摆陀重量。所有问题都解决完毕,我们看到了2892/A2。
  
  从技术角度分析,自动部分最后的改进是减小摆陀边缘的斜面,以此来提高摆陀的重量。同时用宝石轴眼取代原来自动传机轮上的梢钉。自动传机轮用来驱动自动头轮,原来使用梢钉,现在使用宝石轴眼,而自动上链夹板上方的宝石轴眼则用梢钉代替。这样替换的效果是减小这些轮系的摩擦系数。Omega(以及GP)则通过减小滚珠轴承基板直径来进一步提高上链效率。
  
  图1是我为大家拆解的一个Bulgari手表,内装由GP改装的2892。首先从动力源泉――主发条开始看。作为一个非一线品牌,它的发条已经足够强壮,可以提供足够的扭矩。相对于条盒来说,条轴的尺寸较小。和大多数现代表一样,这是为了使用更长的主发条。可以看到主发条占据了75%的条盒剩余空间,而老基芯一般只占用50%。
  
  
  
  图2可以看到整个条盒。相其他的轮系一样,它使用了微型轮齿(也叫ETA型轮齿)这种由ETA发明的特殊的齿型被同时用在轮齿和轴齿上,可以把摩擦力降到最低以提高传动系的效率。现代的机芯,无论是什么工厂提供,都开始使用这种齿型。不久前,Curtis在经过多次研究后,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类齿型的精确描述。
  
  
  
  作为一个制表人,这类齿型的工作效率让我吃惊。任何人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装一个高端表使用的Epicycloidal齿型的传动系,不在轮轴上加润滑油,然后用油笔推动头轮;然后在ETA2892或Rolex3135上做同样的试验。可以看到后两者的传动要顺畅很多。
  
  图3是全部的传动系和擒纵轮。没什么特别的,整体工艺良好。请注意,轮片是Glucydur合金做的,而轴齿是钢的。不同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对于同种金属要小。石英表的所有轮系(包括高端石英表)都使用铜,是因为考虑到石英机芯内小很多的扭矩,所以没有必要使用高强度的Glucydur合金轮。
  
  
  
  主基板和大部分夹板及压板,都使用铜。很多工厂都会在上面镀铑,一是出于美观考虑,二是为了防腐蚀。
  
  
  
  下图是去掉夹板的传动系和条盒轮。条盒上的黄铜色轮是棘齿轮。
  
  
  
  下图是条夹板反面的轮系情况。最左边的用于手动补链,最右面的是自动系统的最后一个轮,用来驱动棘齿轮。弹簧和较小直径的钢轮有两种功能:和黄铜色轮一起控制啮合,而其余部分一起作为离合功能组件。手动上链时强制啮合而自动上链时则可以自由脱离。橄榄球型的梢杆用于双向自由活动。
  
  
  
  图7是整装的条夹板,随时可以盖上条盒
  
  
  
  图8是去除摆轮的整个基芯。
  
  
  
  图9是装上摆轮后的样子。9mm的摆轮是重量和尺寸的完美统一。ETA7750和Rolex3135都使用大约10mm的摆轮。在ETA的廉价系列中,摆轮是镍制的。ETA调时系统使用的是中置游丝,通过调整内外桩之间的缺口可以快速便捷地调节时间。但是,这个系统也使摆轮的重装比较困难。偏心螺丝用于微调,但是不能调节5秒以上的误差。偏心螺丝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如图的中置位置。
  
  
  
  图10是装有拨针上链系统的基芯反面(面盘面)
  
  
  
  图11是完整的基芯反面,随时可以上面盘。11点位置的黄铜色大轮是日历驱动轮。外圈日历钢轮下方露出的黄铜色轮齿是跳日的轮齿。这个简单而高明的设计被很多工厂复制,因为它简单,耐用,而且在没有附加组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日历瞬跳。同时,它也是非常安全的,无论在啮合还是分离状态下都可以调整日期而不会损坏任何部件。
  
  
  
  图12是自动上链系。右边第二个是换向轮。通过和中间的轮配合,可以实现双向上链。最左边的是自动传机轮。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来的梢钉被宝石轴眼代替。它被安装在自动上链夹板12点位置的梢钉上。
  
  
  
  图13是完整的自动上链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到基芯上。通过正反加重,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情况下的重力作用。
  
  
  
  完工!图14是完整的机芯,准备装壳。
  
  
  
  那么是什么使这个基芯如此特别?或者说为什么这个基芯能够这么准确耐用?我要是说得出来就揍我!!老实说,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完美设计,经过科学的选择和高超的实现手段而达到的境界。它综合了目前最先进的科技,不管在材料科学还是基芯设计上都有明显优势。它强大而充足的扭矩可以保证不会停表,甚至可以驱动外加的复杂功能。
  
  如果我得到全权委托,我会对此基芯作出如何的改进?
  
  首先,我会用Invar合金做所有的夹板。这对于精确度,甚至耐用度都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作为制表人,高端表使用铜基板机芯让我痛心。铜太。。。廉价了,同时铜的膨胀性指数也不好。Invar合金在很大一个温度范围内的膨胀系数几乎为0。同时,相对于铜,Invar也更为坚硬。而且Invar的不会生锈,可以不用镀层。为什么Hamilton,Elgin生产的大批量廉价基芯都使用Invar合金或同类合金,而Rolex,JLC和PP却用廉价的铜来制作他们的高价机芯?
  
  第二,我会重新设计自动上链部件来进一步提升上链效率。我会取消换向轮而使用JLC式的换向摇杆。我还会进一步减小滚珠轴承基板直径。这是Rolex上链效率上佳的原因之一:摆陀在较小的直径基础上旋转。不过很不幸的是,这只是上链效率的终极目标。直接结果是,很小的直径不足以支撑摆陀的重量。后果则是小小的撞击会使摆陀擦到机芯的夹板。
  
  那么在同类竞争中它表现如何呢?有一些机芯在精确度和耐久性上和它有的一比,不过依在下愚见,没有一个可以超过它。Rolex3035和3135和它不相伯仲,但是要贵很多也厚重很多。PP的机芯,好看很多,但是精确度却不及它,更不要说耐久性了,当然PP的机芯要纤细不少,在这一点上处于弱势。JLC889/2在精确度上可以和它并驾齐驱,但是同样由于过于纤细,在耐久性上没有可比性,主要由于JLC的主发条很脆弱。一个经过严密构思和严格实施的完整设计要求一切都是恰好完美。对于Blancpain/Piguet的机芯我没有很多经验。但是从那些我处理过的少量数字看来,在精确度上也不及没有问题的2892。如果我错漏了什么你钟爱的机芯,请告诉我,我会追加评论。
  
  看了HeinzHampel的著作《瑞士自动表》后,我认为ETA2824同样也是起源于Eterna的基芯。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是很显然ETA在设计2824时用了Eterna的1429/1439U机芯作为基础。我不是机芯设计或机芯历史的专家,或许我们的技术高手可以在这点上展开。根据Hampel的资料,它比2892略早面市,于1961年开线。(现代2824-2于1982年开线,译者注)
  
  
  
  
  
  向所有的ETA基芯一样,2824也是经历了不断的改进才成为目前我们熟悉的模式。如果你查阅技术文献,你会发现此基芯有很多具备不同外观和摆频的衍生产品。从18000BPH到超高频36000BPH都有。根据Hampel的资料,它们中的很多部件都可以互换。
  
  *尺寸和差异
  
  2824的尺寸和2892大致相同。直径都是25.6mm,但是整体厚度要厚一点,达到4.6mm(2892是3.6mm)。听起来不是很多,仅仅1mm而已。但是,考虑到我们针对的小尺寸,4.6比3.6厚了几乎28%。
  
  根据图片大家可以看到2824与2892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不想列出全部的差异,主要的差异如下(以2824为主体,译者注):
  
  1)轮系布局空间更大
  
  2)摆轮直径更大
  
  3)滚珠轴承基板直径更小
  
  4)表冠(表冠柄轴似乎更合理,译者注)和自动头轮被安装在条夹板上方
  
  5)自动上链系统有两枚换向轮
  
  6)自动上链系统被安装在机芯上(2892安装在摆陀背部,译者注)
  
  
  
  *为什么两者都受到钟表公司的青睐
  
  总的来说,把自动上链部分安装在基芯内和把表冠及自动头轮安装在条夹板下方都可以减小基芯厚度。两者的轮系布局相似,即头轮,三轮和秒轮(很多人叫四轮)基本在同一直线上,擒纵轮稍稍靠边。两者都是通过三轮驱动拨针系。最重要的是,两者都可以安装附加功能组件和复杂功能组件,而且两者的发条力矩都足够驱动上述组件而不会影响摆幅。
  
  
  
  事实上,如果附加组件后摆幅下降了15到20度,该组件就需要维护了。这是用户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很多制表人不会维护此类组件。他们只是拆下组件,将机芯洗油维护,然后装回组件。很多大品牌也不会维护该类组件,他们只是把新的机芯和组件装上,然后把旧的送回瑞士翻新,从维护费用上我们可以看出点头绪来。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组件,例如计时部分或是万年历部分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有资格的技师才可以维护。附加组件非常需要维护,否则如果保养不当,可能会造成摆幅下降多达200度。这样的表,不管原来的基础机芯如何出众,在客户的腕上是不可能走时精确的。
  
  *精确度
  
  众多表迷问题中的重中之重:2824比2892如何?或者更加确切地说,2824是不是能够有与2892相同的准确度和耐用度。
  
  请注意下面的只是我的个人意见,而根据也只是那些我修过或是处理过的上百个机芯。
  
  如果两者都是采用天文台级别的零件,经过仔细的洗油和精确的调教,我看不出两者的精确度有什么区别。当然,2824采用上述级别的零件较少,所以作为2892的小兄弟,它的名声不好。
  
  *耐用度
  
  从耐用角度来说,两者并驾齐驱。但是,我个人认为2892在长期配戴的情况下稍稍占优。因为更大的滚珠轴承基板意味着更好的支撑,也意味着更佳的摆陀防震。另外,由于2824长期以来都是ETA的廉价系列,只是近期才提供给高端市场,所以相对于2892来说,投入的资金和改进的力度都有差距。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Eterna原型,自动上链部分似乎没什么改动,而这部分似乎也比其他部分更加容易老化。
  
  说是这么说,但是如果定期保养,两者在配戴上没有很大的区别。我说的定期是指每天配戴的情况下3到5年保养一次,具体根据个人配戴习惯不同。
  
  我个人对于ETA能够制造一个象2892那么薄,同时又那么耐用的基芯真的很惊喜。但是就象我以前说过的,有没有比它更加精确耐用的基芯,至少我没见过
  
  *泛泛而谈
  
  总的来说,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我想说的
  
  首先,精确的机芯的关键是什么?重复一遍我说过的,我认为任何好的机芯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尽可能少的部件而设计,并综合各项性能而构成的。任何一个某种性能杰出,而牺牲其他性能的机芯只能是一个失败的机芯。
  
  举个例子?我认为PP315就是个好例子。它的前身是PP310,机芯够薄,摆陀质量也够重,精确度和耐用度都不错,但是自动上链部分的容易磨损。他们没有考虑如何改进和发现错误,比如选择更好的减速比例来适应28800的高摆幅,而是重新设计了整个机芯并且把摆幅降到21600。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新的机芯,自动上链效率很好,但是精确度却只是马马虎虎(对于PP这个品牌来说的马马虎虎)。
  
  根据我的经验,PP315的精确度不及它的前辈PP240,更加不及它的前身PP310。不要误会,它仍然是一个好机芯,可以保持较好的精确度。但是他们在改进一个方面(自动上链减小磨损及提高效率)的同时却牺牲了另一个方面(更好的精确度)。我的观点是精确度下降是由于降低的摆频和Gyromax摆轮,因为传动系基本没有变化。确切地说,头轮,三轮和擒纵叉是可以互换的。总的来说,在我的书里写了,这个机芯的综合素质应该更科学地考虑。
  
  第二个例子是Rolex坚持使用古老的梢杆来提高上链效率,而弃用各厂都在使用的滚珠轴承。目前Rolex新的4130计时机芯使用的是滚珠轴承。好处是精确度高,但是坏处是稍有震动摆陀就会擦到夹板。更不用说常见的断梢杆或者少见一点的梢杆轴眼裂开。(好像坛上有位朋友上次贴过图,译者注)
  
  回到精确度的话题上。我(或者很多其他制表人)如何定义一个精确的机芯。很简单,一个有稳定摆幅和准确度的机芯,而且从水平位置转换到垂直位置时,摆幅没有过大的下降。很多高质量的机芯可以调教到天文台水平,但是一枚天生的好机芯应该不需要特殊技艺和长时间的调教。如果经过长时间调教,一枚机芯达到天文台水平,我觉得并不能反映机芯的准确度有多高,而是调教者的天赋有多高。(妙!,译者注)就象前面指出的,只要是行内的专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天赋,任何一枚机芯都可以有出色的表现。
  
  换个角度说,如果大部分制表人通过短时间的调教就可以使机芯有良好的计时表现,这才反映了机芯固有的精确度。当然可能有人持不同观点,以上只是我的想法。
  
  那么那些机芯可以满足我的标准呢?这个短短的清单集中了杰出的机芯,在腕上可以轻易地达到5秒日差以内。要求更高精确度的用户,最好去选择热敏或是雷达对时的石英表。
  
  在现代生产的机芯中,我列出下面这些:ETA2892-A2,ETA2824/2,ETA7750,JLC889/2(和其他品牌以此为基础的机芯),JLC960,Rolex全系列,Longines990(Lemania815),PP215,PP240,Zenith400。这个列表很短,我明白,主要因为有更多的好机芯我很少有机会或从未经手。例如L.U.C.或是Parmagiani等。
  
  有些机芯我认为有很好的精确度,但是我难以勉强把他们加入列表,因为我只保养或调教过1到2个:FP1180,FP1150,Lange901.0,Omega2250,Zenith670,GP3100。
  
  很少有人关住市场上不同2892之间的处理和打磨差异。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有些品牌的打磨更具吸引力。另外,有些看起来更好的打磨实际只是同等级上更漂亮的打磨。比如Perlage和粗条纹的区别。
  
  根据我的经验,最高班的打磨品牌有Breitling,Cartier,GP/Bulgari220,FrankMuller2800,IWC375XX和UlysseNardin。Omega1120还要略胜一筹。为什么我说略胜一筹?因为他们是唯一一家正反两面都完美打磨的。
  
 
  
  上面所说的几个品牌除Cartier外都调教得很好。(除非通过UPS/FEDEX或者USPS那种橄榄球式的装运才到你手上)稍稍调教后,Cartier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水准。我要指出的是,只有IWC和FrankMuller看起来是手工加油的(条盒和主发条除外)。其他品牌看起来都是批量加油的。未必是坏事,但是肯定更快更便宜。
  
  *Omega同轴
  
  最后,简单说说Omega的同轴擒纵。对于Omega大力推进Daniel的同轴擒纵的勇气和坚韧,我深表敬意。这个计划不仅需要惊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除了Daniels博士,有哪一位敢当面100%诚实地说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个设计),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投资来改造零件以达到不可思议的精确度。是,第一批有啮合问题。但是,没有抱怨,没有哭泣。回到设计台,更紧的啮合,更好的精确度,最后,完工,似乎已经达到了设计承诺的性能。它在长时间维持摆幅和精确度上的性能是上佳的。
  
  我知道Omega声称现在维护周期可以延长到10年。吾未见其明也,因为其他所有的部件还是在原有的强度下工作,和没有同轴擒纵的机芯一样磨损。例如条盒,主发条,自动上链部件,头轮,三轮和拨针系。
  
  从我看到的说,同轴无疑可以保持长时间的精确度和耐用性。但从长时间配戴角度来说,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我言出必行,一定会买上一只,希望是不久的将来。我觉得它太好了。我不是Omega员工,在Swatch集团和下属机构也没有股份。
  
  相关知识
  
  ETAMovement(ETA机芯),原产地:瑞士,斯沃琪集团,ETA是全球最大的成品,半成品机芯制造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成品,半成品机芯制造商ETA最主要的产品是专注于机械机芯方面,多种不同类型的手表机芯都有生产。除了供应给SwatchGroup旗下的手表品牌(如浪琴、欧米茄、斯沃琪及天梭等)使用外,更是多间手表厂商机芯供应商。例如百年灵、Fortis、英纳格、梅花等,甚至连劳力士,ETA的机芯都曾出现在他们的产品中,而万国、Oris、豪雅及帝舵等就使用以ETA机芯为基础改良的机芯。
  
  表最重要的就是机芯,造假商都是做表面功夫,可能表壳做的还可以,但不要相信他们能在里面用真的,SWTACH集团都不给不是旗下的品牌供应ETA了,他们怎么能得到?当然不排除特别贵的仿表用的ETA,但1000多不可能,至少也几千,仿的是几万几十万的表。假表一般用的是国产海鸥机芯。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缅甸花梨和非洲花梨的鉴别“五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