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关于协会 >> 会员动态 >> 浏览文章

鞍山东方典当大掌柜杨松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1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百舸争流千幡近,乘风破浪再扬帆
  
  ——记鞍山东方典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松涛
  
  【序】
  
  他入行不足10年却屡创佳绩,设立了一度成为鞍山典当代名词的知名典当企业——鞍山东方典当;他是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副会长,他是鞍山民族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他已过不惑却有年轻人的活力,他满头银发却总是容光焕发,他带领他的团队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鞍山东方典当大掌柜——杨松涛。
  
  缘起
  
  初见他,满头白发会使你误会他的年龄,没有丝毫皱纹的脸上却看得出这是个正值壮年的男人。他眼神中透着成熟,一身标准的蓝色西装告诉你他对职业的严谨和忠诚。他幽默健谈、爱好广泛、经历丰富,不吸烟、不喝酒、热爱家庭,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十足的好男人。
  
  大学毕业时,理工专业出身的他被分配到了沈阳一家国营企业,虽然工作努力、兢兢业业,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纷纷解体,使他最终不得不离职回到了老家鞍山。那些年,他先后在期货、商业零售、化工生产等多个行业摸爬滚打,此刻,一个懵懂的青年逐渐开始认识社会。他先是凭借着优秀的文笔考到了鞍山广播电视局,并在电视台、电台担任新闻记者,近三年的采访生涯使他了解了许多成功人士、劳动模范的幕后故事,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一次朋友间的聚会改变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那时的他早已离开电视台,在任职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某天在与鞍山民族证券公司老总聊天时,他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当时,民族证券准备全面收购原来的鞍山证券,但原鞍证旗下设有的一家典当行,民族证券并无兴趣。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聚会结束后,他立即查找资料了解了典当行的相关情况,并与投资公司的董事长联系,对典当行的投资回报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缜密研究,最终决定全力以赴拿下这家典当公司。正是这个当时看来匆忙的决定,成就了今天响当当的鞍山东方典当。
  
  创立
  
  典当行对于他来说是如此陌生,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旧社会的当铺,到底典当行是怎样经营?又该怎样管理?对此,他一无所知;当代典当企业如何注册?股份如何转让?他也一窍不通。杨松涛带着眼前的难题,随后的几个月,他不停辗转于省、市商业主管单位,写材料、跑手续,从一开始的满头雾水到逐渐理清脉络,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一家焕然一新的当代典当企业——鞍山东方鑫晟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现在的鞍山人都叫它——东方典当。
  
  万事开头难,手续是办下来了,可怎样开展经营,对杨松涛来说还是一筹莫展。当时鞍山营业的典当公司很少,想由别处取经也十分艰难,他唯有摸着石头过河。杨松涛仔细做了一番调查,了解到这边有典当公司在中山证券专做股票质押,那边又有典当公司以黄金等民品质押业务为主。依样画葫芦,先学着干!于是他招兵买马先从这两样业务做起。凭着跟民族证券老总多年的信任关系,与其合作以三方监管的方式开始了鞍山东方典当的第一项生意,接着开展了以黄金为主的民品质押业务,此刻的杨松涛慢慢找到了些感觉。随着股票市场的日益好转,股票质押贷款业务迅速的开展了,这让当时的他看到了明亮的曙光。
  
  然而好景不长,证监会出台了三方监管规定,取消了原来证券公司的资金柜台,也限制了证券公司利用三方监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同时,由于人员和检测设备的原因,民品业务也因鉴定风险大增而备受打击和煎熬。刚积累起来的信心,被这两盆冷水一下浇透了,杨松涛不得不重新思考,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转机
  
  这是个令他身心俱疲的时刻,但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倔强的性格使他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深知此刻必须要勇敢面对。杨松涛想起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既然鞍山的典当业不景气,那就走出去看一看。他先后到沈阳、北京、天津等大都市,以客户的身份对那里的典当企业进行了解。经过近距离的接触,与专业人员的不断交流,令他获益良多,也对自已从前对典当行业的无知感到汗颜。通过学习,他了解到当代的典当企业早已不是旧社会的当铺了,局限于以民品维持生计的典当业务很难有所作为。回到鞍山,他与总公司决策层研究方案,决定开展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开鞍山典当之先河。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业务,不打无准备之仗,杨松涛先对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同时引入了专业的房产中介人才;由于当时鞍山还没有典当企业从事这项业务,他又通过努力在房产交易中心取得了房产典当的抵押登记资格;与法律顾问一起起草了房产典当合同,研究出台了详细的房产典当程序和操作流程。经过几个月的运作,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和增资后的鞍山东典,令他有了充足的底气,再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准备就绪了,客户在哪?那个年月,房价还没上涨,还有很多人住的是公租房,办不了抵押登记,而且抵押房产也不是闹着玩的,这一切又谈何容易呢…艰苦卓绝的创业令他深有体会,记得当他们放出了第一笔5万元的房产贷款后几乎喜极而泣!分不清这是幸福的泪水,还是辛苦奋斗后连眼睛也流出了汗水!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他深深地意识到这样坐等客户,无异于自掘坟墓,必须要有所改变!
  
  突破
  
  他决定:“打开大门,展示自己!”
  
  杨松涛想到了自己从前作为记者的能力和人脉,利用这个他曾经熟知的行业,在各大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短文推荐、新闻导入,同时斥资对典当公司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当时他聘请了来自首都的知名设计单位,设计中融入了中国的古典文化理念,新装修的东方典当既富丽堂皇,又古色古香,点滴间亦不失文化气息。那段时间,“急用钱找东方典当,短期用钱还找东方典当!”、“东方典当,您投资的好帮手!”“东方典当,诚信重于生命”,“押房产,借千万”等宣传广告语充斥鞍山大小电视荧屏、报纸和街边路牌等媒体。他又利用制作烟灰缸、音乐光盘、小扇子、签字笔、保温杯、台历等各种小礼品,把东方典当的服务理念传播到市民身边,使他们逐渐从对旧社会当铺的模糊认知,转变到对当代典当企业的接受和认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方典当终于迎来了绚烂的春天。那一年,东方典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诚信重于生命”的服务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客户的口碑相传,令他们的业务量逐日上升,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的团队建设日益成熟,他和几名员工分别考取了全国房地产注册经纪人资格和全国证券从业资格,为更好地开展业务,他自己和员工也多次参加省及全国各地组办的典当学习和培训,专业人员均取得了“中国典当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为东方典当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鞍山的典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起初开展房贷时不专业的隐患也日益凸显,企业繁荣的背后隐隐出现了危机。2007年,东方典当迎来了寒冬,随着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很多房贷客户由于生意亏损开始了拖欠,典当综合费用的缴存和本金的回收也遇到了困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公司先后与9名贷款客户不得不对簿公堂,最大的一笔拖欠金额达数百万元,他和他的企业似乎又一次来到了悬崖边缘……
  
  创新
  
  这一次他才真正体会到典当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特色,那一年他把近一半的精力放到了公堂之上,虽然所有的官司无一例外的胜诉,但执行的困难大大超出他的想象。他聘任了鞍山最知名的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他成立了专门的法律事务部负责债务清缴和法务管理,他与各区级法院的执行法官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t1]他从易入手,逐个击破,全力以赴为企业挽回损失。
  
  最让他揪心的还是那笔大额欠款,万般打听才知道那幢抵押的房产已被其他债权人轮后查封,通过关系他找到了那些债权人,研究解决办法;同时联系债务人,晓以利害关系,利用客户当时最大的债权人转让房产以解决他的债务危机。最后,他成功说服了客户最大的债权人——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将东方典当拥有的他项权利和优先执行权连本带利转让了出去,保证了企业的利益,这一仗着实打得漂亮。
  
  “吃一堑,长一智。”他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风控体系,也加大了对各级别员工的风控教育。为了降低抵押风险,他联系市公证处针对每笔贷款进行强制公证,成为了鞍山第一家办理强制公证的典当企业,有效地给客户施加了心理压力。同时,杨松涛重新制定了审贷程序,针对不同的贷款客户,不仅要看房屋的价值,还要对客户的相关情况作深入了解,包括银行征信、收入证明、消费记录、其他财产证明等都作为参考对象,在引入新的风控制度后,近5年来只有一笔业务起诉到法院,风控效果十分显著。
  
  为了丰富企业的经营项目,有效降低风险,他联系了鞍山质量检验所重金属检测中心,对客户典当的黄金、铂金进行检测,每件收费150元。2008年震动鞍山的假奥运金条事件被《千山晚报》、《鞍山消费者杂志》争相报道,对那些骗贷的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2008年,东方典当借鉴兄弟市同行经验,率先在鞍山典当业推出了机动车质押贷款业务,超大的暖库在寒冷的北国为客户提供了最放心的车贷服务。今天,鞍山东方典当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贷款模式,发展到拥有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股权质押、涉农联保及大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质押贷款的全面型典当企业,拥有着自己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鞍山乃至周边地区典当行业的排头兵!
  
  2012年,公司成为了新成立的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理事单位,这位辛勤耕耘的典当人、鞍山东方典当的法人、董事长杨松涛先生也被推举为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副会长。
  
  展望
  
  走进2013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民间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鞍山的典当企业已经从当初的几家发展到几十家,小额贷款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发展到近70余家,再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投资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使得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他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未来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他依然信心百倍,他深知人要知足,但企业的发展不能知足,不满足才有目标,不满足才有动力,企业也才能在曲折前行的征途上逐渐做精、做强、做大。
  
  

推荐图文

查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