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专业市场 典当也需“转型”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网作者:佚名
分享到:
近日,一则关于浙江专业市场“空铺”增多,生意不景气的消息,又一次暴露出当前一些专业市场遭遇市场格局变化冲击的困境。而对于典当行业而言,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向来是主力目标客户群体。当前市场格局的变动对典当意味着什么,有何影响?从中是否又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可鉴的思路与启示?
市场不景气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现在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数码电子一条街”中的部分专业市场,“一柜难求”的景象已然不见。
提到浙江此类专业市场,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有着“经济晴雨表”之称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不过,当地一些商铺经营者纷纷表示,这几年生意都不太好。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浙江全省有4300多个专业市场。然而,“这几年日子过得很紧张”却是这些市场不容回避的事实。
其实,部分专业市场,尤其是批发类的专业市场出现萎缩、没落的态势,自去年以来,全国不少地区都曾出现。
例如去年年底,广州专业市场商会有关人士就表示,去年是传统专业批发市场经营最困难的一年。据悉,广州成规模的批发市场有1000家左右,商铺的出租率以往基本达到100%,而2014年只有90%左右,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包括服装、电子产品、日历等精品市场。
而在去年更早一些时候,有报道称,一直有着打造中国“硅谷”愿景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同样遭受大量商户撤离、空铺频现的“阵痛”。
对此有分析指出,现在专业市场遭遇的困境,尽管有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影响,但深层次原因在于专业市场大批量、高度同质化的同类商品已经不适应现在个性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流通环节过度加价的贸易方式已经逐步被消费者抛弃。同时,在市场做展示的租金费用等成本太高,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阻碍。
典当有涉及
事实上,上述这样从事服装、小商品、电子产品等的专业批发市场,长期以来也是不少典当行关注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典当的方式与其融资需求非常匹配,业内有过成功合作经验的事例也不胜枚举。
例如在上海,就有典当行做对接服务七浦路的服装批发市场融资业务,既针对个体商户,也面向市场经营方。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这个地区的店铺“值钱”且不愁“没有人租”,因此典当行服务于此,在风险防范与业务来源上都比较乐观。
还有北京,类似中关村、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这样的“集散地”都曾被当地一些典当行看成可开发对象,甚至还有的在其附近选择开设分店,希望能以专攻来发展业务。
当然,想要专注某一个批发市场的融资服务,与典当行自身能力、规划,特别是对该行业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所以整体看来,只做某一类批发市场,或是绝大部分业务都来源于某一类专业市场的典当行仍是少数,更多的典当行则是选择“随机应变”,在合作时机成熟时,尝试开展这样的业务。
另外,针对此类批发专业市场的典当融资主要还是集中在动产质押、库存商品质押、应收账款等业务上。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也注意到,谈及典当服务批发专业市场的话题,的确能让人从中看到一些行业的新气象。
一方面,受融资市场竞争的影响,近年来,创新业务、做出特色、专注某项业务的呼声在典当业内很高。在商言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试水新的领域,除了服务二手车市场融资等常规领域外,当前像木材、珠宝、农贸、出口加工等市场中,都有典当行进驻的身影。“近来我们在这一块上增长了约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主力就是做专业市场,比如木材、服装、农贸等。”广州市典当行业协会会长杨志伟说道。在他看来,这样的专业市场对典当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契机。
另一方面,所谓的“专”,不同的人理解起来也有着不同的体会。例如合肥市典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月凤就告诉记者,当地典当业的“专”是根据本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由于当前一些家电、化工、汽车行业的行业领军企业都有在合肥“安家”,因此,“服务于这些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融资开始兴起,比如那些专门向家电企业提供面板、模具的供应商,他们有需求时,就会有典当行跟进。”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如何选择,“熟”是重要前提。记者获悉,采取这种经营策略的典当行要么是依附于某个集团公司,与自己所打交道的市场、领域其实是“兄弟企业”;要么则是典当行的经营者对此非常熟悉,有一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何种启示
必须承认,当批发类专业市场遭受转型冲击,势必也会影响到那些与之有着业务关联的典当行。而对于其他众多“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典当经营者来说,间接影响也是一种方向性的指示。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当地的支柱产业变化更容易对典当行业产生影响。
例如在浙江义乌,据悉去年当地典当行业盈利下滑较为突出。当地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主要还是行业受其他融资行业的冲击比较大。不过当地一位资深典当业人士也直言:“小商品市场不景气,房子、店面、摊位的价值和租金都下滑,典当自然不敢随便接单,有影响无可厚非。”
浙江省典当行业协会会长王鹤群也表示,现在浙江的专业市场受电商冲击得很厉害,虽然当地专注于与批发市场打交道的典当行并不占多数,但从“间接影响”中,典当行业还是应当看出一些趋势。
“从国家近期陆续出台的政策和经济大环境来看,互联网正在倒逼制造业转型是事实和方向,典当行对类似批发市场的融资服务思路也应当适时而变。”北京一位长期关注典当行业发展的人士认为,“应当承认,实体批发商铺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同时电商也并不代表完全的‘零成本’或者小成本。但转型是必然,例如最近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商户获批网上营业执照就是一例。我认为将来类似服装、电子这样的批发市场中,实体结合线上的方式会成为趋势,典当行不妨据此调整业务结构和开发新的模式。”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传统的小商品等批发市场外,当前像进出口加工贸易、农贸等市场更有待典当的发掘。“三农一直是国家扶持的重点,典当进军专业市场,重点关政策走向也是把控风险的保障。”
与此同时,也有人建议,虽然对于一些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典当出于自身实力或许难有交集,但转向与之相关联的产业环节却不失为另一种尝试,比如进驻与之相关的批发专业市场。
特别需要重视的是,不论涉及何种行业,客户的融资用途是关键所在。经验人士坦言,之前钢贸融资的“一物几贷”就是警示。反而言之,如果融资目的“单纯”,且上下游市场基础深厚,用款又是短期,即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客户。业内普遍认为,典当行无需过于畏惧。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