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经营遇冷 多地主管部门关注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4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作者:王晓旭
分享到:
近一时期,全国典当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本报对此曾多次报道。最近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很多地区的商务主管部门也对此颇为重视。业内普遍认为,典当行业的发展需要从内部进行突破,也需要政策方面的革新。
经营腹背受敌
日前,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典当行8108家,分支机构953家,注册资本总计1611.3亿元。上半年全国典当业累计发放当金2029.6亿元,同比增长3.5%;典当余额931.9亿元,同比增长11.6%。而2014年上半年全国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与典当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0.7%与25.1%。
虽然自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典当企业感受到市场的“寒冷”,但今年以来,典当行业发展脚步放缓得尤为明显,或可称为“急刹车”。上海市典当行业协会秘书长吴贤达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一数据很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全国典当企业面临的局面。
北京、上海、广州、安徽、江西等地的典当企业纷纷表示,虽然从数据上看各地还都保持着总体平稳的态势,但行业运行效益在下降,典当转型压力加大,探索业务创新也困难重重。
谈到创新,不少人又坦言,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典当经营实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约束。“《典当管理办法》规定典当企业只能向商业银行融资,但是因为银监会关于‘禁止商业银行向典当等机构授信’的要求,这一条已形同虚设。近来很多典当行的当户逾期情况增多,又无法通过银行正常渠道获得融资,堪称腹背受敌。”一位资深典当行业内人士无奈地说:“再比如,管理办法中关于资产管理比例的限制,在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不断提高的通货膨胀率面前显得尤为不适用。面对当户较大的资金需要,典当企业受制于‘不得超比例经营’的监管压力只能放弃。”
“作为服务社会融资的企业,如果自身的融资问题都无法解决,肯定是发展不了的。”一位浙江省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另外,由于《典当管理办法》法律阶位不高,很多地方法院不认可,一些典当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维护。”
监管鼓励创新
针对典当企业当前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地方商务厅有关部门纷纷以走访典当企业、组织协会调研、公布行业分析等方式服务于典当行业的发展。
江西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主任科员王立男表示,7月底该部门到该省典当行业协会调研,协会代表企业反映了目前遇到的困难。“当前我们省典当行业面临困境除了外部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企业业务结构单一的因素,很多企业过分重视房地产业务。所以,我们鼓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多尝试创新,差异化经营,比如在民品方面、林权方面可以多做考虑,不要都绑在房地产一个业务上。”
而在安徽省商务部门看来,典当的业务创新,走特色化经营路线也是走出当前困境的一个出路。“从2013年开始,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全国典当行业中不少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这是和整个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安徽省内比较早地引导典当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比如鼓励企业开展供应链服务,那些转型越早的企业后期面临的风险就越小。而有些企业资金实力较弱、人才类型单一,在业务方面多与房地产公司合作的,目前面临的困难就多一些。”安徽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张远琴表示。
由于大多数典当企业注册资本较少,在融资受限的情况下经营难以为继,王立男认为:“在此前走访其他省市典当行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企业抱团取暖也是不错的一个方式。例如浙江省就是部分企业一起成立了一个典当基金,一旦遇到大单,大部分注册资本小的企业没能力接,就可以由基金来做,大家都能盈利。当然,这些抱团的方式还有很多操作细节需要企业去多做探索,摸索出一个既合法合规又利于发展的模式。”
改革是整体一盘棋
“行政主管部门近两年来也注意到典当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乐观,还是很支持企业创新的,但同时又强调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其实,这对典当而言很难做到。”吴贤达曾如此说道。改变现在束手束脚、左右为难的情况,似乎是每一个典当人的迫切愿望。但这在省一级商务部门看来仍然具有难度。
浙江省商务厅在此前发布的典当行业发展分析中希望在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上求突破。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希望推进典当行业监管创新,并已经制定《典当行业扩大融资试点方案》上报商务部并争取在浙江试点,尽可能为行业创立更好的融资条件。据浙江省商务厅内部人士透露:“我们目前还在等待结果。”
安徽省典当行业协会在近期召开的会长办公会议上,商议制定了给安徽省商务厅《关于典当行的行业定位问题请示》以及《关于安徽省典当企业2014年度涉税若干问题的请示》。张远琴表示:“我们收到了协会的诉求,但是有些东西关系到国家政策,我们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当前,典当行业作为准金融机构,在税收、坏账计提等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机构还是有区别的。很多典当企业希望,在政府层面,那些真正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典当行能够得到税收、坏账计提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甚至对在服务实体经济时产生的损失加以一定补偿。这些我们都通过政策渠道向上级部门反映了情况。”她强调说:“在金融业营改增的背景下,我们希望国家加强调研,在大金融方面完善全面的政策,给典当行业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本报记者王晓旭)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