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征信可否考虑合作互联网平台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1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作者:汪沐
分享到:
今年年初,央行批准8家企业筹备个人征信业务,首批拿到入场券的8家机构随之进入了民营征信牌照下发倒计时。而就在前不久,全国首个互联网征信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总部落户佛山。据悉,这些讯息都让众多融资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机构等摩拳擦掌,欲积极寻求合作。实际上,征信是当前融资市场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有典当业内人士提出,作为典当企业,能否也要在这一领域打开合作之路?
据了解,现在已陆续有一些金融机构在使用互联网征信查询,其大多为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或者是银行的消费金融中心,通过互联网征信平台大数据来辨别用户的欺诈行为。例如日前,一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总行已经在部分层面开始了这样的工作。比如一个信用卡申请者,他可能从未贷过款,从未办过信用卡,央行的信用记录里没有关于他的任何信用信息。但是他可能是一个QQ或微信用户,也可能在网上买过东西,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征信平台对他的信用行为作出评级。”
而放眼当前的典当业,对于客户的征信基本上是依靠业内沟通,或搭建内部平台,或者是企业自身的数据库建设。比较典型的例子像上海,“因为有协会之前的牵头努力,我们在办理二手车典当这样的业务时,可以直接从公安部门的信息系统上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比较方便和省时省力。”一位当地典当经营者表示。
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协会或者企业的力量来解决征信困难,针对面依然比较窄。“典当所面对的客户范围广,而且相比银行客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瑕疵。反而与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有一定交集。典当行不妨考虑在这些方面与互联网征信平台合作,他们是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预测用户的风险表现及信用价值,为其建立个人信用,得出的结论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据悉,当前已有典当行在考虑购买这样的征信服务。“我们已经陆续与央行批准的8家征信企业中的几家接触过,正式合作还在等待对方牌照的下发。在交流中我们也注意到,这些企业对于个人征信的分级评估相当细致。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合作购买服务后,他们可能不会提供给典当行过于细致的数据,而是一个最终的评估结果。但即便如此,对典当行而言无疑是多了一层保障,并且从成本上考虑,这种服务购买还是可以承受的。”北京一位典当企业负责人说道。(汪沐)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