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新闻 >> 浏览文章

融资平台、房地产或成“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浏览量:来源:中国网作者:佚名

    上海某大型信托公司的资深人士对目前形势依然乐观。“银行的资金紧张,但资金需求仍然强烈,这或许给信托公司创造了机会。”尽管如此,他也认为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恐怕会出问题。

  由各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如各地名为某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其实质就是地方融资平台。由这些公司发起地方政府项目,例如建高速、建机场、盖政府大楼等等。这些投资公司拿着上述项目去银行申请贷款。因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项目,所以很容易从银行贷到款,一般要多少给多少。

  银行再把上述贷款项目的债权转卖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把这些个债权做成投资产品,例如城建公司高速项目等等,可以信托公司独自销售,也可通过银行代销,甚至可以让银行再从投资者手中募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上述产品……项目一旦违约,也就是信托产品不能兑现。

  “由于有些地方负债率过高,民营房地产企业也是。一旦流动性出问题,后续资金没法跟上,这些产品马上就会出问题。”信托界人士说。有券商人士称,一些地方政府杠杆比例异常高,也涉及用大量短期融资支持长期资产,而且地方很多项目没有现金流,无法应对短期融资成本的大幅波动。这样,影子银行体系会面临极大的清偿和流动性压力,“尤其是期限严重错配的资金池项目”。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公开表示,目前的业务四成是地方融资,六成是房地产。因为没有发展更好的其他业务,只好再回归到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业务。

  用益信托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5月共成立344款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908.53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29.85%,较去年全年21.83%的占比提升8.02个百分点。券商、基金、保险等“大资管”业务放开,中小微企业转向银行融资,再加上信托诸多业务受到监管限制,使得信托融资类业务遭受多重挤压,不少信托公司业务重心再次转向房地产信托。

  “以前很多资金池都是为银行服务的。现在突然说不能做了,且银行的资金都没了,相当于切断了信托资金池的水源。你说能不出问题吗?”信托界人士惴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