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与银行联手又有新招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作者:王菁菁
分享到:
前几年,在典当与银行的合作当中,“过桥”业务无疑是最为流行的。除此之外,由协会牵头,促成商业银行向典当行进行贷款,在一些地区也进行了大胆尝试。不过,随着近两年来银监会接二连三地发文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两者之间的合作道路已经越变越窄。据悉,尽管现实受限,但典当业界并未放弃这块可合作空间。近来,双方的合作又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今年年初,我参加了湖北当地一家银行组织的VIP客户推介会,当时参与的还有当地一家典当行。通过银行和典当行工作人员的介绍,我发现原来典当行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绝当品。听说北京一些典当行的民品做得不错,因此,借着这次出差的机会,我也试试看能不能在典当行淘到心仪的绝当品。”日前,在北京一家典当行绝当品销售柜台旁,来自湖北的陈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据了解,典当行参与银行的客户推介会,借此宣传典当业务,这种形式近段时间陆续有人在尝试。湖北瑞恒典当行就是其中之一。负责过该典当行与银行合作的相关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为争取客户,经常会地推出针对不同客户阶层的推介会。比如针对VIP客户,“这类客户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属于比较成熟的客户群体,是我们绝当品销售所面对的一类对象。”该人士说。
据介绍,在VIP客户的推介会上,往往珠宝玉器和奢侈品是推介的一个重点方向。如果典当行能够跟银行合作,联手主办或者是借助这样的机会植入与典当相关信息,譬如向客户展示典当行比较高端的绝当品,同时进行免费鉴定等,实际上是为宣传自身、开拓潜在客户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表示,典当联手银行的表现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业务上。以房地产典当为例,一方面,《典当管理办法》对房地产业务的单笔放款有着规模限制;另一方面,近几年各地房价飙升,现在走进典当行的房产,估价在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情况并不少见。
“想要既不违规操作,又能完成这样的业务,有典当行会选择在几方签署协议后,把贷款以存款的方式存到银行,再由银行出面来向客户发放贷款。利息一般低于典当、高于银行,典当行从中收取小额费用。”有知情人士透露。
采访中,甚至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自己前不久曾和当地的商业银行相关人士谈合作,希望借助银行的理财业务来实现几方共赢。按照他的设想,“银行可以吸储,又是低息,当银行借助发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将吸收的资金以贷款形式发放给典当行,为了防范风险,典当行做完一笔业务归还一部分贷款。典当操作本身是高息,这样不仅能给客户比较高的回报,形成吸引,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典当自身融资需求,并且银典双方都能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不过让他不乐观的是,受相关监管的限制,目前这一合作意向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北京一位长期关注典当业发展的研究人士表示,当前典当联手银行,实际上通常是该典当行经营者与一家银行的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而从大环境来看,无论是银监会下发的风险防范措施,还是商务部门对于典当行业的监管,两者之间‘界限’还是挺分明的。这也是一些从理论上分析还不错的合作设想迟迟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