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数据出台 典当能读出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作者:王菁菁
分享到:
近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全国典当业经营情况,从数据来看,行业当前的运行状况、业务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然而,对比前两年的同期数据,以及将行业放置整个融资大环境中考察,变化趋势还是能够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增长放缓
据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典当企业累计发放当金1960.6亿元,同比增长20.7%。业务结构保持稳定,房地产典当、动产典当和财产权利典当分别占所有典当业务的53.1%、28.8%和18.1%。截至6月底,全国典当余额为835.5亿元,同比增长25.1%。
中国商报记者从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了解到,鉴于不少今年新增的典当行尚未正式营业,因此,在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统计数据中,有关典当行的总体数量基本与去年的6833家持平。有分析指出,尽管从表面的数据看来,典当行业的整体经营依然保持一种平稳向上的态势,但通过近几年的数据对比,还是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根据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1635.2亿元,同比增长24.9%。当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典当企业6833家,典当余额673.9亿元,同比增长29.9%;而在2012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典当企业6078家,上半年实现典当总额1481亿元,同比增长32.8%。
分析人士认为,与往年同期相比可以看出,虽然从2012年到2014年,当金发放总量在不断增长,但从2012年的32.8%,到2013年24.9%,再到今年的20.7%,增速却在逐渐放缓,对比去年全年数据中全行业累计发放当金增长同比24.7%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今年的典当余额同比增长25.1%对比去年同期的29.9%也有所下滑。“典当总额与典当余额都是反映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们的下降,最为直观的说明就是典当行的生意没有往年好做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或许正因为如此,导致数据显示的典当行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在逐年放缓,一些领到“牌照”的典当行也并未急于开张。尤其是经济越发达、融资市场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以上海地区为例,据悉,今年新增典当行的数量仅为8家。而在北京地区,截至今年6月底,当地批准设立典当行340家,而实际营业的为303家,对比去年年底公布的302家的数量,营业增长仅多了1家。
有的在转型
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区也陆续公布了当地的典当经营状况,变化表现不一。其中北京地区,今年上半年营业的303家典当行典当总额188.59亿元,对比去年全年典当总额270亿元的数据,其发展势头仍然比较稳健。
在广州,报送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的63家典当行中,盈利的有35家典当行,对比去年同期报送的52家典当行中28家盈利,无论是在盈利总额还是户均盈利额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不过,在资本金周转次数的对比上,当地今年上半年1.6的数据,对比去年同期的2.1,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一些内陆地区,房地产典当业务占比相对较高。例如江西省在前不久公布的数据中,上报的161家典当企业房地产、动产与财产权利业务的占比分别为66.96%、25.70%与7.87%,与去年同期相比,动产占比基本持平,财产权利占比下降3%,而房地产典当占比上涨了3.55%。
情况类似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典当业,据悉,今年1至5月,内蒙古典当累计发放当金16.8亿万元,其中大约七成为房地产业务。
区别较大的是广州。据广州市典当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第二季度当地全行业三大类业务的当金额增幅都较大,但房地产、财产权利两类业务的占比却均有所下降,而动产业务比重上升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据反映有36.5%的企业和63.5%的企业没有房地产业务和财产权利类业务。
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典当业务的整体比重下降,与市场环境、外围竞争不无关联。而财产权利典当业务,出于风险的原因一直难有大的突破。对于一些行业不发达地区的典当企业而言,房地产典当易操作,单笔金额较大以致回报较高,是他们始终难以进行业务转型的重要原因。然而,单靠某一项业务的支撑,并不是长久之计,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更大。行业较发达地区的某些改变或许也将预示着一种趋势。
是进是退
事实上,在如今典当行业的发展中,一边是外围融资市场竞争的激烈,而另一边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缺口的居高不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典当究竟在融资市场中占有多大的分量,是进步还是后退?这些局面往往让不少典当从业者感叹甚至迷茫。
以典当最大的竞争对手小贷公司为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新近公布的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68亿元。而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
同样是在2013年,全国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3336亿元。截至2013年底,全国典当余额866亿元。在2012年,全国6084家典当企业典当总额2764.6亿元,典当余额为706.1亿元。
可以说,无论是在企业数量发展速度还是资本实力上,典当与小贷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而典当在累计发放贷款与余额的增长速度包括平均占比上,也不如小贷公司。由于这两项数据均与贷款新增相关,这也为小贷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说法提供了辅证。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日前公布数据称,初步统计,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4146亿元。而以经济发达的深圳地区为例,之前曾有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总额约1.45万亿元,融资缺口比例达43%。
北京一位长期关注融资行业的研究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上述数据表明,当前融资市场的需求还是在持续增大。而仅从社会融资规模与行业累计发放贷款的数据分析,典当行业只占据其中的0.018%,可谓是“冰山一角”。但是,从去年的0.016%到今年的0.018%,对比自身,行业前行的脚步仍然值得肯定。
当激烈的竞争与市场潜力形成鲜明对比,典当又该摆出怎样的态度?“据我所知,主管部门对于典当行业的发展基调,就目前而言规范是首要的。因此,行业当前最重要的,不是盲目扩张,也不是一味走小众路线,而是踏实地做好服务,只有逐渐改观人们对典当的印象,才能在平稳中求生存和前进。”有分析如此坦言。(记者王菁菁)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