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研究 >> 浏览文章

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5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作者:佚名
  村镇银行是在政府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新事物。截至去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上千家,贷款投放量逾四千亿,目前主要由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设立。
  
  近几年村镇银行成长迅速,在“支农支小”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监管当局对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也在放宽,发起行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0%降至15%,这也反映了当局监管信心的提升。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这意味着未来数年间将有更多的村镇银行诞生。
  
  发展是村镇银行的当务之急,但如何确保在发展中不出问题,似乎比发展本身更值得深思。受我国“三农”发展现实条件和村镇银行自身模式仍在探索的局限,整体来看,村镇银行要成长为成熟的现代商业银行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日益富裕,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村镇银行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理性、规范。
  
  问题仍存
  
  目前来看,村镇银行不仅需要发起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加速完善其自身建设,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存在的问题,尽快使业务经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公司治理有待完善。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面临的基本问题,它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困扰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村镇银行不可能建立成型的企业文化,也不可能有规范的业务经营,难以摆脱家长式管理的束缚。按公司法要求,村镇银行形式上均已建立“三会一层”的架构,但受多方因素影响,这个架构在村镇银行内很难发挥实际效用。一是发起行的影响力巨大,受设立之初的阶段性制约,村镇银行与发起行之间,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发起行的运行管理模式无可避免地影响着村镇银行。二是股权倾斜过大,影响其他股东作用的发挥,其他股东地位被动,对村镇银行的管理与发展基本发挥不了作用。三是缺乏合理的目标规划和制度设计。比如合理的用工制度、激励考评制度,以及发展战略、操作流程等等。管理不到位及管理意识的错位,导致村镇银行政策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本该形成合力的长处成了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短板。
  
  现代科技手段尚未普及。汇兑功能是银行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没有网络科技支撑该功能就无法实现,村镇银行无法完成与同业之间的即时账务往来,也无法实现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有效对接。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它不仅影响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转、主体业务的基本增长,还有可能对银行的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信息系统建设涉及部门多、耗费时间长、环节复杂,需要相关部门人员紧密合作、不断跟踪、持续关注,而短期内又不易出成果。但是短期内靠村镇银行自身力量解决又不太实际,这是村镇银行现实又紧迫的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用工制度与管理现实需要脱节。从大部分村镇银行的用工形式看,以农银村镇银行为例,除高管和部分重要岗位员工由发起行委派外,其他岗位用工均采取与社会劳动服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方式解决。毋庸置疑,从节约成本角度出发,对简单重复劳动岗位采取劳务派遣制用工,作为对员工不足的补充是可行的。但在村镇银行简单采用这一作法,并未充分考虑其运行环境。一来它不是村镇银行用工形式的补充,而是作为基本用工形式存在—这构成了村镇银行潜在的安全隐患。二来不利于领导和管理,由于员工缺乏归属感,思想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时机来临便立告辞职,根本不考虑给村镇银行带来的损失。
  
  股东作用失效导致浪费。监管当局降低主发起行持股比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在加大其他股东的持股权重,结果必然增强其他股东的参与意识和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监管当局对非银行机构参与银行管理的作用保持期待。目前,不少村镇银行一家独大的股东结构必然导致其他股东发声的微弱,这等于剥夺了其他股东参与管理村镇银行的机会,只有当全部股东都有机会充分表达意愿并理性取舍时,村镇银行才有可能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属地管理原则易导致水平参差不齐。尽管村镇银行是由发起行设立的,但由于部分村镇银行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其管理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分支机构。为杜绝属地管理背景下的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防止主发起行有关部门的责任沦为当地分支机构的责任,有必要建立横向联合、上下联动的合作管理机制。鉴于属地管理是村镇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属地行管理层应站在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政治高度,力争探索出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加股东利益回报、有利于促进干部员工不断进步的新型村镇银行发展管理模式。
  
  对症下药
  
  在部门银行特征仍旧突出的今天,要让村镇银行得到正常发展,发起行相关责任部门不应有任何消极情绪或拖延思想,必须主动思考、密切交流、通力合作,切实解决村镇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是选派优秀干部、员工进入村镇银行的高管层和重要管理岗,使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中坚作用,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二是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尽快解除劳动用工限制,由村镇银行遵循市场化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自主选择用工形式。
  
  四是属地行应按照有利于发挥农银村镇银行高管及重要岗位人员作用的原则,允许其参照本地及同业水平确定薪酬标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使其责权利相匹配,并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
  
  五是建立横向交流机制,既做到同行间管理上的相互借鉴,又允许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业务重点、发展路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模式。
  
  六是加强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性推进村镇银行的合理布局和有序扩张,保证村镇银行在安全环境下稳健发展。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大连银行8000万承兑汇票陷虚假交易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