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疫情影响下普惠金融风险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6日浏览量:来源:银行家杂志作者:佚名

疫情冲击小微企业的流动性,是当前小微金融的主要风险特征

虽然疫情不应该是企业优胜劣汰的一个机会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小微企业的流动性,凸显了小微企业风险抵抗力弱的特征。尤其是2020年2月下旬以来,海外疫情加速扩散,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叠加原油大跌等因素,使得全球经济金融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若发生系统性风险,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更将首当其冲。

一是复工延迟、资金链断裂、需求不振等因素可能使得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清。在疫情发生前,中小工业企业的资金链条已处于紧绷状态。2019年底,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私营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达到31.3%,为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存在较高的流动性风险。由于我国企业盈利整体仍然较差(2019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3%),疫情冲击导致小微企业收入更加萎缩,还要支付水电、工资、融资成本等刚性成本支出,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可能导致企业出清。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受疫情影响,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损失在2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占比达16%,损失最高者达20亿元人民币;部分体量较小的中小企业(主要以零部件企业为主)正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据招商银行调研数据(受访企业90.4%为小微企业),24.7%的样本企业遭受疫情冲击严重,其中16.9%经营已陷入困境、5.8%面临倒闭风险。中国已经深入全球经济和产业链中,海外疫情前景的不确定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如果产生系统性危机引起风险反向输入,更会加剧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是疫情或对存量贷款的质量形成一定冲击,尤其是小微企业集中的批发零售、制造业等行业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疫情期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受到明显冲击。根据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分别有30%左右的小微企业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与制造业,而各家银行在这两个行业的不良率已普遍较高(见表1)。从2020年1~2月制造业数据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7%),疫情的影响已充分显现。在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属性使其面对高传染性疫情的风险敞口更大,受疫情影响时间会更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疫情对各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冲击可能是不同程度的,但尤其要注意批发零售、制造业等本身就具有高不良贷款率行业中的小微企业的资产质量可能会加重恶化,从而引发不良贷款率的攀升。

表1 四大行制造业及批发零售行业贷款占比及不良率(%)

数据来源:四大行2019年半年报,中行批发零售行业统计口径不同。

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关键在于保持可持续性

要为风险承担能力薄弱的小微企业提供成本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就决定了小微金融将比传统金融承担更大的风险。当前的疫情形势和市场变化表明,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充满变化的时期。即使疫情过去,小微金融服务依然面临着风险延后及暴露的考验,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小微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疫情期间做好小微企业帮扶工作,同时挖掘重点行业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为“后疫情时代”做好储备。疫情发生后,银行业已经为帮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展期、降低贷款利率等。同时,针对湖北省等重点受灾区域采取了较大力度的资源倾斜。但这可能是将部分隐患延期而非消除。待疫情结束,如果企业的流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极有可能产生一些逾期甚至不良资产。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风险化解与客户储备问题,在疫情期间就要深入研究与布局,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了解小微金融客户的金融需求与经营状况,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通过适当的管理与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帮助小微企业在疫情过后接续流动性,渡过难关。

二是对重点行业加大支持力度,既能挖掘出有成长空间的企业,还能完成监管机构要求的增长任务,比如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相关行业。

优化大数据处理和模型设计能力,避免误伤优质客户。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及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基于大数据处理以及模型功能的完善而实现的,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疫情的发生,考验了现有数据模型对优质客户的识别能力。小微金融产品的特点是基于固定资产的押品较少,而基于可变消耗(订单、应收款、纳税、票据信息等)或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的押品较多,且要求有连续的经营数据。疫情发生期间及过后,许多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将发生断层。如,建设银行的“云电贷”要求企业近24个月缴纳电费总额超过10万元(含),且近12个月用电量环比下降不超过30%。对于部分因疫情而导致经营数据断层的优质小微企业,如何被有效识别是现在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大数据获取成本将下降,大数据处理和模型设计将是小微金融服务比拼的关键。政府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对社会的价值,开始推动大数据在个人征信上的应用,组织整合各方面所掌握的数据,如开发二代征信系统、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未来,银行的大数据获取成本有可能显著下降。因为这些数据可能不止来源于央行征信系统,而是来源于诸多监管机构、网络社交信息的汇总,使得银行获取征信所需大数据的成本下降。国家主导的大数据更为成熟后,不同机构间获取的大数据有可能趋于雷同,除部分拥有专属数据的机构外,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竞争比拼的就是数据获取质量与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在巨大的数据量中深入挖掘深藏的价值,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优质小微企业挖掘出来,做好“加法”和“减法”,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小微金融的业务特点,争取特殊时期的政策支持。小微金融是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面对。我国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疫情的发生更加剧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可能有部分抵抗力弱的小微企业信贷资产发生沉淀、演变并最终体现为逾期甚至不良。监管文件曾多次提到要给予小微企业支持,如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商业银行要向实体经济让利”。在LPR改革逐渐深入且存款端成本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信贷资产风险的增加可能需要通过加大提取拨备而使得利润收窄。

虽然监管机构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政策减缓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经营成本压力,如放宽对小微不良率容忍度、对小微企业信贷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鼓励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对企业财政贴息等。但是,一旦有不良资产形成,仍需银行自己消化。国家也逐渐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近几年在大力支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和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内要化解疫情引起的小微企业风险问题,还需各方尤其是监管机构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国外经验,银行可在小微企业贷款发生损失后向监管机构申请补偿,且风险资金池等在国内也有实践。因此,在特殊时期,我们可以探讨在适当的时机向监管机构提出损失补偿或阶段性小微金融服务自主定价,避免将风险沉淀至银行自身(见表2)。

表2 主要发达国家小微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普惠金融业务应对风险冲击的几点建议

疫情的冲击是阶段性的,但疫情的发生可能为我们在应对风险的管理措施方面带来一些深层次改变。正确对待小微金融风险,坚持风险底线,严格把控每道关卡,为普惠金融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才能做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摸清存量资产状况,做好压力测试,并准备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应对方案。摸清存量资产状况,加大资产排查力度。从区域结构上看,尤其要加强对湖北、广东、河南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份的存量资产排查。从行业层面上看,要重点摸清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受到疫情影响明显的行业的资产情况。同时,要做好压力测试,研究在不同经济金融情景下的小微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状况,尤其是准备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应对方案。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动态重检制度。前期,银行业已经利用数控、智控、联控等手段做实了贷前环节的底线核查,对触碰底线、不合格的客户进行了实时拦截。未来建议持续推进线上业务风险排查系统的研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在贷后预警环节对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与评价结果进行动态重检,缩短贷后检查周期;在原有贷后预警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加入行业数据、经营数据、专利估值等方面的不定时重检,避免或缩小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持续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针对线下传统金融产品,为充分发挥风险分担、补偿作用,银行可以继续与政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担保机构等加大合作,合作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担保、风险补偿流程。如:由保险公司为小微贷款提供保险,使得商业银行信贷出现违约时可用保险理赔进行补偿;也可配合地方政府搭建风险资金池,对小微企业贷款损失申请补偿,等等。

优化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监管机构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已有明确相对宽松的政策的要求下,可逐步将信贷考核政策与不良容忍度差异化政策相统一。可考虑通过EVA计量和考核时降低经济资本占用、安排专项费用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消除基层网点因担心考核及追责而产生的不敢贷、不愿贷现象,更避免疫情期间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资产质量恶化伤及支行员工的小微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在确实无违法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应当进一步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本文获国家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全链条协同创新孵化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示范”〔2017YFB1402000〕支持)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