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典协以培训促民品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作者:王菁菁
分享到:
“过去广东的典当企业很多都不做民品业务,但是随着经营形势的逐渐改变,典当行自然也需要顺势而为。如今,民品在广东的典当业界已经成为了常见业务。针对这种新气象,计划性、阶段性地推出培训,是近两年来广东省典当行业协会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日前,该协会会长张曙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据悉,由广东省典当行业协会牵头、会长单位广州长寿典当行进行具体操作——包括场地的选择、师资力量的提供等,自2013年开始,这样的民品培训已经举办了多次。“参加培训的典当行来自广东全省各地,多的时候人数能达到上百人。培训地点有时是选择在长寿典当行,如果有意向参加的人员实在太多,我们当然会另外寻找场地,但无论如何,免费是这样的培训活动一直坚持的原则。”张曙说。
本身在典当行业摸爬滚打了20余年,对于当前的行业经营,张曙也是感概颇多。“在经营的每一个阶段,企业需要做什么?过去大家都不大愿意碰民品,更青睐房地产业务。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出现,不仅逾期后息费收取没有保障,绝当后走司法程序,处置追收更是面临诸多困难。”正因为如此,现在广东地区绝大多数典当行都开始逐渐向民品业务“转移”,其中不少对经营绝当品也变得更加重视。根据该省典协的最新统计数据,当前广东地区(不包括深圳)有典当行及分支机构400余家,开展民品典当业务的有380家;在广东全省现在的典当经营中,房产业务约占典当总额的45%,动产业务约占38%,余下的份额则是财产权利业务。
据张曙介绍,面对会员企业的呼声,有关民品的培训,去年协会方面加大了力度。例如,“长寿典当行作为会长单位,是民品培训活动中师资的主要提供方。这也得益于长寿典当行自身在这类业务经营中的经验和优势——公司成立20余年来,有不少老师傅都是民品业务评估鉴定方面的行家,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已经退休,但技能经验的传带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当前长寿典当民品业务能占到总业务量的60%以上,仅负责民品业务的鉴定评估人员就有6位。”
记者了解到,邀请老师傅根据实物进行现场模拟操作讲解,是广东典协民品培训活动的特色。而鉴于黄铂金的鉴定相对容易,现在学员们更为关注的门类主要集中在名表、钻石上,尤其是关于名表的鉴定。据悉,一方面在广东当前的典当市场上名表占据了一定份额,而钻石的占比也在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广东地区二手名表交易非常活跃,不仅有氛围,还有较为成熟的市场,这也使得典当行处理此类绝当品更加方便。
不过,要完全掌握鉴定名表的技能并不是件易事,特别是当前在实际操作中,“真外壳、假机芯”的骗当行为时有发生。张曙举了个简单例子,一般专业的鉴定师傅在打开外壳这个步骤上都是有技巧的,如何手法娴熟又不划伤外壳?这看似常规却又步步暗藏“玄机”。师傅们都会在培训中演示给学员。记者随后也从广东典协的网站上看到,学员们对此普遍感觉受益颇多。
而按照该省典协的计划,今年的第二期民品培训预计将在年底举行。“具体会给大家带来哪些内容,协会方面正在筹划并听取会员的建议。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实际的帮助,努力度过行业经营的‘瓶颈’。”张曙表示。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