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小额放贷不妨尝试五大模式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7日浏览量:来源:成都金控典当作者:佚名
分享到:
在前不久兴起的典当业考察交流风潮中,合肥市典当业的一些模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额放贷的五大模式,很值得研究和学习。
“核心厂房+供应商+典当”模式
合肥典当行业转型的方向一个是面向实体企业,一个是面向房地产企业。如合肥市几家规模较大的国有典当公司在2014年以前的业务集中点是以民营中小微企业为主,房地产产业链中的业务份额占一半以上。如今,为了降低业务风险,这些典当企业主要探索供应链融资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由此笔者认为,就成都典当业而言,目前虽然还未参与到供应链融资,但典当在供应链融资体系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应加大在这方面的试点探索,积极联系成都及周边城市大型骨干企业,探索开展供应链典当融资。
与此同时,可以将供应链典当融资扩大至医疗行业,开展针对成都市、县大型公立医院医疗器械、医疗物资、医药采购等的短期典当融资服务,主要方向可将相关企业拥有担保、租赁的医疗系统客户作为优先切入点。
“国有平台公司+供应商或BT商+典当”模式
开展以国有平台公司为付款方的短期融资业务,典当企业可利用租赁、担保公司与地方国有平台公司的良好关系,为地方国有平台作为业主的建设项目供应商、建筑商及BT商提供典当融资服务,为该供应链补上短期融资这块通道,形成长、中、短的三种融资方式。
“担保+租赁+小贷+典当+P2P”联动模式
目前有很多典当企业虽然是集团投资,但在集团内部协作方面开展得也较少,应加强与担保、租赁、小贷及其他关联公司的合作。在不加大集团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债务平移,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化解兄弟公司及关联企业的一些到期债权,共享客户资源,共同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中小企业(股权)+国有担保+典当”模式
目前很多地方鲜见有典当公司真正做到以股权质押来进行资金投放的。通过学习合肥典当业的经验,尝试中小企业股权典当质押融资业务通过地方国有担保公司担保,以中小企业股权作质押,来解决企业短期融资需求。
“县区金融办或经信委+园区、市场、商会+典当”模式
未来县区经济将是各地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典当业利用园区、市场和商会的资源以及熟知当地企业情况等优势,能够挖掘更大的业务市场,值得业界精耕细作、深入研究。
(注:本文由成都金控典当提供)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