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公司聘用银行退休人员有利有弊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作者:刘礼福
分享到:
典当企业聘用银行从业人员的做法虽然从未间断,但返聘银行退休人员入职还是最近两年才逐渐兴起的风潮。俗话讲,凡是有利就有弊。所以,仔细探究一下这种现象,无论对企业经营还是行业发展,都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话题。
不一定适合典当行
王鹤群(浙江省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如今,聘用银行退休人员的做法在浙江的小额贷款界还比较普遍,在典当业界却比较少见。虽然银行退休人员所拥有的丰富金融知识以及银行从业经验对典当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这样做的成本会比较高。这对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刚成立不久的小规模典当行来说就有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
另外需要典当行注意的是,不能让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对银行退休人员的甄别和聘用。因为不是所有的银行退休人员都是典当行的“千里马”。
何况,一名银行退休人员,他可能曾经是名金融良才,也可能会是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优秀领导或者员工,但他不一定能适应典当企业。因为银行与小额贷款两个行业本身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它们与典当行最大区别是典当行有民品业务,而它们没有。民品业务是典当行的传统业务,在未来对典当行更是至关重要。而银行退休人员在这方面可能会因为此前的从业经历而缺乏民品业务的相关意识和知识,这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典当企业的长远发展。
优势很明显
段行政(湖南典当资深人士):缺人才,的确是如今制约典当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所以企业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找人才,银行退休人员就是不错的途径之一。
如今在湖北就有不少典当企业返聘银行退休人员。另外据我所知,苏州吴中典当有不少分支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银行退休人员。在我看来,银行退休人员有几大优势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首先在金融知识和经验方面,聘用银行退休人员,能让典当企业减少这方面的员工培训、培养成本,而且很多知识和经验是无法在短时间的培训中获得的;其次,银行退休人员一般会比较有人脉,他们数十年的积累,能帮典当企业介绍客户和业务;再次,在发放贷款等资金运作中,典当行与银行是有较多相似之处的,尤其是在风险控制和业务操作中,银行的许多模式和理念对典当经营是大有裨益的。而他们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做法,不仅能影响其他员工,更能为培养典当的优秀人才出力;第四,虽然典当行从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现在已被堵死,但其资金需求还是很大,而这种需求的满足也是可以向银行退休人员借力的。
另外,典当业界原本就有不少经营者是银行业出身,据我了解,仅武汉就有好几家典当行老板是如此,他们习惯用银行退休人员,也相信银行退休人员。但目前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因为银行退休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对于新形势下典当如何发展、需要怎样的新方式和新理念,他们一时也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了。
不一定要做管理者
柳放(北京鑫坤典当行总经理):聘用银行退休人员,不管是对大企业还是对小典当行,不仅可行而且有利。但需要聘用者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选择、因才任职。虽然鑫坤典当现在并未聘用银行退休人员,但这个想法很迫切。
对于典当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聘用银行退休人员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可能想做与银行对接的业务。比如在典当业务中,有些用款时间较长的客户可能无法承受典当的息费,想要转贷银行,这就需要银行退休人员广阔而深厚的人脉关系。还有,北京有不少典当行是做“过桥业务”的,这项业务的风险比较大——主要是很多当户的批贷函虽然都已到手,但真正能将贷款拿到手的时间还不确定,这就需要知情人来把控风险了。此时了解银行操作流程、风险何处存在、知道找谁解决的银行退休人员能更有利于处理好问题。
当然,银行从业人员在典当行的任职空间也是很大的,他们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是财务方面的优秀人才,更可以是业务营销方面的能手。这就需要典当企业量才而用了。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