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湖南民间借贷机构现跑路潮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6日浏览量: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向一鹏
  2014年年底以来,湖南长沙、株洲、娄底等多地有投资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咨询公司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出现“跑路”潮,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4年年底以来,湖南长沙、株洲、娄底等多地有投资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咨询公司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出现“跑路”潮,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去年8月,经朋友介绍,69岁的张大爷和老伴将20余万元养老钱全部投进长沙某投资公司。对方承诺,每月付利息3分,但仅仅4个月后,该公司便凭空消失。“我们觉得把钱放在这个公司能多赚点,也没有管他们做什么项目。”如今张大爷十分后悔,这笔钱如果追不回来,以后的生活质量将急剧下降。
  
  来自娄底的孙女士也蒙受了重大损失。据她描述,“投资”的钱除了她自己和家人的存款外,大多是向亲戚朋友借的,总共超过100万元。
  
  有着类似遭遇的受害者不胜枚举。记者发现,不仅是湖南,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份也有多家民间借贷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陆续关门,数以千计的投资者血本无归。
  
  为何民间借贷违约案件呈现高发态势?民间金融理财风险如何规避?
  
  有专家分析,违法民间借贷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非法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证券投资咨询等业务,它们打着民间金融旗号,实际上是纯粹以圈钱为目的。二是利用项目开发投资、编造虚假融资项目、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非法吸收资金。
  
  记者了解到,许多靠赚取利息差来维持运营的融资贷款机构,因单个或少数借款企业违约,引起局部恐慌而诱发挤兑,导致其过早“跑路”。而众多投资者在闻到风吹草动后纷纷提出撤资,这些机构难以为继,也集中选择“蒸发”。
  
  一位从事民间借贷多年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正规实体企业也在非法从事此业务。它们过度扩张缺乏资金,被迫靠民间借贷来维持运营,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式的“短贷长用”,最终因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戴晓凤认为,湖南省民间借贷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经营形式、业务操作不规范,导致征信体系缺失。“一些民间放贷机构违规做资金池业务,形成自身资产的错配,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事实上,民间借贷的监管难度颇大。除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变更需要湖南省政府金融办审批许可外,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目前工商注册并不需要前置审批,也没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资金借贷系统链条一旦发生崩盘,往往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发现,近年来民间金融案件大量上升。他研究的多个案件表明,民间借贷对于需求者的一些临时性、过桥性资金需求短时民间尚可应对,但随着资金链的延长,行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又跟不上借款利率的速度,民间金融系统风险就会大幅增加。
  
  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湖南省政府正在积极努力。今年2月份召开的湖南省加强民间融资管理工作会议透露,湖南将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疏通投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金有序流动,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民间融资管理方式。
  
  “民间借贷多为地下操作且以高息作诱饵,其利率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风险极大。”湖南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李镜亮提醒社会公众,投资前需充分了解相关企业的资质、登记记录和信誉度等情况,对理财项目切不可盲目跟风,要理性、谨慎投资,避免自身财产遭受损失。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