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解读房地产金融政策逐渐回归到常态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1日浏览量:来源:人民网作者:佚名
  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30日联合发文,下调了住房公积金和第2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走向平稳,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房地产金融政策逐渐回归到常态。
  
  下调到40%左右是市场化的一种表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还有巨大空间。自去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库存上升,房价有所回落,虽然去年央行已对房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但鉴于二套房首付比例较高,依然限制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从国际经验看,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一般在30%左右,此前我国二套房普遍执行60%至70%,执行标准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偏于严厉应该及时调整,下调到40%左右与国际情况大体一致,也是市场化的一种表现。”宗良说。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居民家庭的储蓄率仍然较高、杠杆率较低,财务状况稳健,最低首付比例降为四成较为审慎,风险仍然可控,可以防止投机性需求的膨胀。”温彬表示,“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有助于改善民生,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而非为了提高杠杆炒房子。”
  
  不过,对于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政策明确表示,“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
  
  调节应更多依靠市场自律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住房信贷政策应完善区域化、差异化调整,充分考虑当地房价波动、信用环境、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居民收入水平等宏观审慎因素,避免一刀切式的调整。专家指出,过去房价上行期间,住房信贷政策主要配合房地产宏观调控,刚性比较强,多是短期应急举措,且调整方式也多是与行政化措施相结合,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房地产形势。去年9月人民银行对前期服务于“限购”的“限贷”政策作出调整,已经在市场化调节手段上作了一定的探索。
  
  郭田勇表示,今后住房信贷政策调节应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更多依靠市场自律机制,以实现区域性住房信贷政策的长效机制。
  


  相关链接
  
  地产政策还将可能进一步宽松
  
  民生宏观分析师对于央行房贷新政后的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
  
  1)地产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松动。我们在春节之后的第一篇报告《羊年之初的四个政策风口》中最早提示地产政策将有所松动,二套房房贷调整已经兑现,下一步税费标准的松动也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放松首套房信贷,不过北京上海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较低。
  
  2)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央行此前有“价”无“量”的操作导致降息后利率不降反升,高企的短期利率制约了长端利率的下行和金融对实体的支持,继续降准势在必行。从时间点上看,4月概率大。一是财政缴款、外占下滑需要对冲,二是城投债到期高峰临近,三是4月是两会之后政策变动的高峰期,4月25日政治局会议之前可能提前行动。
  
  3)基建投资继续加码。以一带一路为转折点,地方政府的消极怠工有望缓解,甚至可能掀起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区域上,福建是核心,新疆、广西有可能成为关键区,陕西、江苏、甘肃、内蒙、云南等为辐射区。项目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最为优先。预计通向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启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战略性港口或称为“一带一路”首批战略港口。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交建三大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施工企业最为受益。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