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民间金融:规范化经营是方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3日浏览量:来源:中国产经新闻作者:佚名
  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快速崛起,对推动金融创新和全面深化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推动民间金融逐步走向规范化方面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日益规范化将是未来民间金融的必然方向。
  
  市场主体在进行正常的市场活动时,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和基础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无论是创新性的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的民间金融,都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同时完善征信体系、信用库、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指出。
  
  在民间金融规范化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功不可没。谈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和民间金融的关系,赵锡军认为,传统民间金融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非常差,假如民间金融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地域方面的限制等,民间金融将实现升级换代,整个金融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在“中国民间金融论坛”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侯云春表示:“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们需要将部分民间金融进行改造‘招安’,将其纳入正轨。”
  
  侯云春举例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由2008年的47.5万亿大幅增长到今年2月底的125.74万亿元,但企业仍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这就说明金融服务传导机制存在问题。资金供给方面,众所周知大部分银行的贷款是短期的,而参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项目的企业的建设周期和回报周期都比较长,这就造成很多企业的资金是“短贷长用”。此外,当前我国企业70%的资金通过银行来间接融资,而国外企业则恰恰相反,70%的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在侯云春看来,金融服务在我国经济新旧常态转换之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够、资金错配、间接融资过多等问题。在目前正规金融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非正式的民间金融活动十分活跃。但这些活动既不规范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需将部分民间金融进行改造,让更多民间金融成为整个金融活动的有益补充。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