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货币政策风险 承担渠道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浏览量:来源:金融时报作者:佚名
  国际金融危机后,虽然政策理论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需要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弥补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不足。但是,货币政策如何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还一直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在危机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金鹏辉博士以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探讨货币政策和逆周期资本调节政策的配合机制,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形成本书《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研究》,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作者从银行业整体的维度,用多种银行风险承担指标,考量了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发现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不仅广泛存在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我国。相比于现有国内外的研究所采用的个体银行季度面板数据,作者使用的银行风险承担指标更适合作为金融稳定的评估指标和制定宏观审慎政策的依据。
  
  纵观全书,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实证检验。本书的又一鲜明特点是建立了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概念,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探讨货币政策和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关系上。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又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银行正常风险承担和过度风险承担进行区分。作者进一步引入了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概念,发现了宽松货币政策鼓励银行放松贷款审批标准,进而承担过度风险的证据。此外,把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模型和传统的DSGE分析框架结合,进一步探讨了由于宽松货币政策会引起银行过度风险承担问题的存在,逆周期资本调节需与货币政策调控密切配合,宽松货币政策配以适时适度的紧缩资本监管政策不但不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反而会加强并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综上所述,宽松货币政策确实会鼓励银行过度的风险承担,而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具有抑制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作用。因此,在货币政策调整时,银行最低资本要求也应适时适度逆向微调,对冲货币政策对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影响,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央行目前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起到了逆周期资本调节的作用,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