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中信银行9.69亿票据业务事件已被立案侦查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9日浏览量:来源:广州日报(广州)作者:佚名
  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中国农业银行39亿票据诈骗案公告已立案侦查后,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又被曝出逾9亿元的票据案。中信银行昨日晚间回应称,经核查,涉及风险资金金额为9.69亿元人民币。
  
  多银行加强票据风控
  
  中信银行表示,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已冻结相应资金和相关资产。该行还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资金追查工作,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
  
  据了解,2015年5月至7月,有犯罪嫌疑人伙同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伪造的银行存款单等文件,以虚假的质押担保方式在银行办理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并在获取银行承兑汇票后进行贴现。并称,该案去年第四季度因股市下跌而暴露出来。
  
  而此前,农行于1月22日公告称,农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
  
  有消息称,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票据业务进行风险管控,防止出现和扩大融资风险。
  
  在市场对于票据风险的担忧下,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高。申万宏源数据显示,上周票据收益率均止跌回升。3年和5年期AAA票据收益率分别上升6.5和5.6个基点至3.03%和3.26%。上周珠三角票据直贴利率和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及票据转贴利率均上升10.5个基点,分别至3.60%。、3.55%。和3.50%。。
  
  票据变融资套利工具
  
  去年底,银监会已再度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其指出,“对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进行的现场检查中发现,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审慎行为”。
  
  记者还注意到,近两年各地银监局对于银行票据理财的违规行为开出了多张罚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各地银监局对违规银行开出罚单超2000万元。
  
  不过,有银行业人士指出,票据已经从支付工具变为了中小企业和票据中介融资套利的工具。票据市场和票据中介市场相伴而生。但是,有部分中介不满足赚取日渐摊薄的差价,利用“同业户”、验票疏漏等环节,通过向银行做短期卖出回购、不断地期限错配提高周转率以赚取更多的利差,有的甚至把票据套出来的资金投入股市,最后股价下跌无法回本,银行也牵扯其中。
  
  多位票据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基于同业银行的信用背书,尤其是在贴现业务和转贴现业务中,买入返售的银行票据业务人员通常不会验票。这意味着票据中介可以在票据到期承兑之前实现票据期限错配赚取带杠杆的价差,还能帮助同业之间合规地持有票据。
  
  票据冲信贷规模现象或加速退出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仍然有55%的银行承兑汇票属于未贴现票据。这不仅反映了银行表内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的需求有限,还意味着有大量票据游离在银行表外,也就催生了负责撮合、加快流转的票据中介。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农行票据风险的暴露或将加速票据冲信贷规模现象的退出。而且,监管机构对此也已经高度重视,票据冲贷款现象已被银监会关注,预期2016年票据占信贷规模将减少8000亿元。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七种不同类型的逾期客户,7种不一样的催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