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探索实现普惠金融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浏览量:来源:金融时报作者:佚名
  11月26日,中国金融论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浙江)峰会在杭州召开,与会嘉宾就如何推广普惠金融实践领域的成功经验、寻求解决普惠金融难题的新路径等内容进行交流论证,共谋普惠金融新模式、新体系、新发展。
  
  普惠金融的浙江样本
  
  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十三五”规划优先实施的领域。在9月份的G20杭州峰会上,普惠金融被列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各国对于发展普惠金融达成了共识。“可以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殷兴山说。
  
  目前,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可圈可点,不少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从意识上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在行动上主动创新产品与服务。
  
  以浙江为例,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浙江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1.51万亿元上升到1.95万亿元,年均增长8.88%,小微企业贷款总量、占比均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04万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浙江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改革与探索——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蚂蚁金服小微普惠金融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成效已初步显现,有望较快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另外,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地,浙江省积极推进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深度、广度和精度,开拓“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新蓝海。
  
  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浙江省在普惠金融方面作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关注与认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浙江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经验具有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
  
  数字技术或成普惠金融“质变”因素
  
  不过,在肯定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金融服务仍有不足之处——覆盖面有待扩大、融资成本需要下降、金融知识普及度亟待提高等。
  
  数字技术或将打破目前存在的桎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科技金融发展有助于拓宽传统金融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缩小金融服务的差距,促进贫困地区金融发展,更好地实现包容性金融发展。同时,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模拟消费者的行为,测算不良率和定价,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改变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此外,数字货币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更好地精准扶贫、解决假币问题等。
  
  事实上,近几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实现了高速发展。究其原因,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徐浩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与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展开合作,使得新技术的普惠金融能够实现。此外,监管在坚持基本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支持市场运用新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上述种种,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有利条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肯定了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带来的巨大可能性,不过他也提醒了数字金融存在的问题。目前来看,数字金融可获得性还不够好,融资成本普遍太高,数字技术应用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金融已成风险高发区,许多P2P平台都是问题平台,在支付、众筹和投资管理等领域,亦存在挪用资金、虚假标的的现象。
  
  针对下一步的发展,徐忠表示,首先,需要有效的监管框架,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其次,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最后,要缩小农民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鸿沟。
  
  除此之外,徐浩也谈到,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依然需要政府和机构共同合力。“政府部门继续坚持原则和底线的监管,扶优限劣,打击非法,同时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对于新技术的运用继续采取一些鼓励的态度,坚持用市场化的机制来推进多层次的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行业机构来讲,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合规能力、风控意识,合规发展,切实保护好所有用户的权益,真正服务好实体经济。”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网贷平台中“抵押权人”与债权人不一致 抵押权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