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黄震:从这八件大事看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0日浏览量:来源:人大重阳网作者:黄震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变化,我们的监管也可能会过于任性,有学者已经提醒监管不能任性,有权不能任性,要加强研究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市场规律,以尊重规律为基础,来制定新的规则和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和推动金融改革的作用,这样才能够重塑中国金融的版图和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在金融新周期为主题的论坛上就“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趋势”做了主题演讲。他分析了过去一年,金融科技领域发生的8大事件,在总结归纳已发生的事件基础上,推导出中国金融科技2018年的10大走向。对于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他用了8个字总结:“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中国古话说“三岁看大”,金融客咖啡三岁已经初具金融生态的雏形,并且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金融界的精英大咖,我们期待这样一个热带雨林式的生态将来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成就伟大的金融家和企业家。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这样一些热点话题,是近五年来中国金融一支新生力量,金融客在这一支新生力量的打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和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若水合投俱乐部一块推动了很多新生事物的出现。
  
  回顾过去,很多大事我们都是亲历的。无论是金融客咖啡,还是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还是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园,都有金融客家人参与和主导。
  
  过去一年大家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已经被一个新词——“金融科技”接棒。大家可以看到,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整治,使得互联网金融被污名化了,很多人不加分析地错误认为互联网金融已经不能再作为倡导或者是研究的对象,我并不以为然。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本质都是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带来的一场金融的变革。
  
  过去的三年,我每年都要在辞旧迎新时发布一个《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报告》。因为在这个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寻找一点确定性,为我们探索未来和决策提供一点依据。大家可以在网上看到我过去三年的一些研究报告,我的预言大多数得到了验证,不是因为我有多高明,而是因为趋势是由它的格局奠定,是由历史推演形成的。
  
  在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所处的时代、现在的位置,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金融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国家的新方位。
  
  这个新时代跟过去的四十年改革开放一脉相承,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不断地推演,让新的事物在底层逐渐冒出来。我们过去很多事件还依然在发挥作用和影响,可谓“过去未去”。
  
  另外,很多新生事物其实在底层早已酝酿了多年,“未来已来”。只不过我们是否真正地深入到底层去观察这些苗头、这些征兆,去推演未来的发展模型是否可以确定。我过去三年用的是“趋势外推法”,我觉得很多事物是可以被发现的。
  
  即将过去的2017年,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可谓是热点纷呈、事件不断,大致可以看到如下八个方面的大事情。如果我们总结归纳这些已经发生的大事件会就发现未来的发展脉络,因此,我不得不在展望未来之前先回顾一下2017:
  
  一、“三大整治战役”。2017年互联网金融领域打的“三大战役”,分别是:整治校园贷、整治ICO、整治现金贷。迄今为止现金贷依然还在整治之中,这对2018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整治常态化。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从行动逐步转变成风险管理的常态化。随着风险整治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的水很深,不是一年可以整治完成,于是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行动从一年延长到两年,进而发现两年还不能完全整治清净,互联网金融将来的风险整治会变成风险管理的常态,是一个长期任务,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三、强监管时代到来。互联网金融整治过程中,国家对于金融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提升。特别是随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金融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从过去长达十年的宽松、包容、鼓励创新的一个松周期、弱监管,已经进入了一个紧周期、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四、“金稳会”成立。为了体现和落实强监管的要求,国家已经正式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并且已经布局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落实的措施,明年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动作。很多工作暂时由互联网风险整治办公室做,将来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结束以后,就会移交到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作为一种常态运行。
  
  五、地方监管升级。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各地金融办以已经升格为金融监管局。地方金融过去叫金融服务办公室或者地方金融管理办公室,但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变成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曾经我国是一元化的金融监管格局,不承认地方的金融监管权。过去是金融监管事权集中于中央,地方主要负责属地风险处置,现在双向金融监管格局已然形成。
  
  六、***上市热潮。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当前的严冬在想办法曲线上市,***上市成为新的热点和一道风景。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上市会延续它的影响,上市以后会带来新的变化。
  
  七、“金融科技”接棒“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已经被污名化,还好有“金融科技”这个新词来接棒。“金融科技”这个词在2017年已经成为新的热点。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从电子金融到互联网金融,再到今天的金融科技,是不断地在升级,在转换话题。
  
  八、研究重点转移。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从市场服务、产品研究,把重点转向了合规科技、安全科技、监管科技这些新的热点。
  
  这八个方面都已经昭示着2018年的方向。
  
  展望2018年,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件大事,特别是顶层设计、高层定调的大事,会延续它们重大的影响。
  
  一、大数据产业将全面提速。12月8日中央政治局组织了大数据专门的学习,对于大数据产业,尤其是对于风险防控、监管能力的提升这些方面的应用会进一步提速。
  
  二、人工智能。我们国家已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将会进一步在金融领域实现它的应用,人工智能不仅是在无人驾驶、无人飞机等这些方面的应用,更多地将会在跟数据有关的产业上发挥作用,金融是一个大有空间可去探索的领域。
  
  三、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还会继续升温,特别是随着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让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等等,这些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效应。
  
  四、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治,我们国家对于金融强监管的要求是持牌经营,提出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必须进行牌照管理。传统金融机构的牌照优势突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企业要寻求跟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已经成为一个生存策略。
  
  五、“生态竞合、科技赋能”成为金融科技的新常态。谁都不能孤立的存在,要在生态中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特别是金融科技是对于金融机构的赋能,而金融机构又将进一步将获得的能力赋能于实体产业,这是已经非常清晰的方向。
  
  六、风险整治行动将在2018年收关,虽然收关,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金融科技产生的新风险,依然会不断。所以风险防控要成为一种常态的工作和一项基本的任务。
  
  七、在这样的态势下,民间金融、准金融将会进一步深度洗牌,民间投资会进一步断崖式下跌。因为我们鼓励发展的一些新的业态没有牌照,在强牌照、强监管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不得不退出和寻求被收购、转型。所以民间投资的渠道可能会受到抑制。
  
  八、“金稳会”和地方金融监管局会进一步联动,这个联动的工作从今年年末的现金贷整治、网络小贷已经露出端倪。地方的金融过去是地方政府审批一些机构,中央层面对应的机构。现在金融稳定委员会有一项工作是指导、监督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而地方金融监管也会进一步明确,使我们中国互联网金融推动下的双重金融监管体系基本成形,而且要进一步完善。另外,行业自律、社会治理会加进来,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推动下的三层监管体系,实际上也开始初步形成。
  
  九、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金融科技全球化和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今年我们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的国际化全球化的战略,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很多的国家来到中国取经,希望学习中国发展、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经验,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企业需要探索国际化,把产能输出,以及在国内不方便开展的工作到***开展,特别是比特币的交易等等,都在寻求***进一步服务客户的机会。
  
  十、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要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加强依法治国建设,制度创新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制度短板亟待补上。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市场、监管逐渐在形成一个市场驱动下和技术驱动下的协同联动。过去我们的监管和法制相对滞后,我一直说金融科技创新链在延展,但创新链主要是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金融监管需要加强创新和探索,特别是在法治化、强监管背景下必须要提高制度供给的效率,跟上金融科技的脚步。
  
  基于以上十个方面,我们认为新时代的新金融已经形成了新趋势,特别是以十九大报告定调的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驱动下的这些工作已经在进一步落实。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变化,我们的监管也可能会过于任性,有学者已经提醒监管不能任性,有权不能任性,要加强研究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市场规律,以尊重规律为基础,来制定新的规则和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和推动金融改革的作用,这样才能够重塑中国金融的版图和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
  
  我们也期待今天在座的金融客、若水合投的各位家人、各位来宾,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和趋势,真正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金融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