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担保行业:弱小局面仍存 经营有待规范
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最新公布的《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报告》称,尽管近年来湖南担保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本身存在规模小、利润低、部分企业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制约。
首先,担保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湖南省已审批发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近200家,资本金200余亿元,但去年的担保发生额还不到600亿元,资本金平均放大倍数不到3倍。在近200家机构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机构没有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有三分之一的机构开展了业务但业务量不大,达不到政府资金扶持的标准;只有近三分之一的机构能正常开展业务并享受政府担保资金的补贴。
据统计分析,2012年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只占全国的2.35%,资本金只占全国的2.37%,年末在保户数只占全国的2.4%,在保余额只占全国的1.24%,与湖南省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
其次,利润率低,自身效益不佳。据对湖南全省102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统计,2012年营业总收入9.92亿元,年末净利润1.7亿元,资本金利润率仅1.5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效益很差。
第三,少数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总体运作比较规范,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也还有个别担保机构存在资本金不实、超比例投资、为关联企业担保等不规范行为;还有的担保机构存在主业不突出、超范围经营、保证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从外部环境来看,担保市场混乱,社会认可度低。据了解,湖南省冠有“担保”字样的企业有近千家,2010年在银行系统开户过、年审过的就有564家,而湖南全省2012年真正获得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只有194家。这些挂担保字样,但又没有获得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大多是借担保之名做投资及放贷业务,混淆了社会对担保公司的认识,造成社会上不明真相的人把担保与放高利贷相提并论,担保行业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担保公司的公信力下降,尤其是民营担保公司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