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中国8月社会融资规模猛增至四个月高位 表外融资扩张明显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浏览量:来源:路透中文网作者:佚名
  *中国8月新增贷款略高于预期
  
  *企业融资需求复苏,表外融资扩张更明显
  
  *M2增速继续反弹,偏离央行调控目标
  
  *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仍有限
  
  采写/上海/北京中文部;撰写/边竞
  
  路透上海9月10日-中国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略高于预期,社会融资规模迅速回升至四个月高点,显示6月“钱荒”的影响已渐远去,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恢复令企业融资需求复苏,表外融资的扩张之势则更为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8月一系列宏观数据表明经济已步入回暖轨道,社会融资数据或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但因新增贷款变化不大以及票据等短期融资增速较快,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是否有效恢复仍待观察。
  
  他们并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回升,再度远离央行今年调控目标,央行货币政策仍难有放松空间;不过9月将面临美联储(FED)可能缩减购债规模等不确定性因素,中国的货币政策应会密切关注其影响,相机而动。
  
  “社会融资总量恢复到了1.5万亿人民币以上,这是上半年相关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压制非标融资之后,社会融资总量四个月以来的首次回升,”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称。
  
  他并谈到,从细分项目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较多,委托贷款比上月也多增了1,000亿左右。实质上,8月份中长期贷款的绝对量并不低,如果经济能够持续健康恢复,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应该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公布数据显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13亿元,高于此前路透7,000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7%%,路透调查中值为14.4%。
  
  初步统计,8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5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3,212亿元。今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达2.54万亿元天量后,逐月走低至7月的8,088亿元。
  
  继此前一系列数据已显示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周二公布的8月工业、投资和消费亦超市场预期,尤其是工业增速创下17个月高位并重返两位数,进一步验证“稳增长”政策效果初显。
  
  参看M2及新增信贷图表,请点选(r.reuters.com/nef92v)
  
  **融资规模增长与实体经济复苏同步**
  
  8月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实体经济的复苏同步,不过当月规模骤增至7月的近两倍,回升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社会融资规模增加)比较惊人,出乎意料,”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
  
  他并指出,当月新增贷款算是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可能反映的是在银行贷款额度不宽裕的情况下,企业转向通过承兑汇票等进行短期的融资;另外债券发行仍没有完全恢复,因为利率比较高,很多都在推迟发行。
  
  8月社会融资规模中,委托贷款增加2,938亿元,同比多增1,89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045亿元,同比多增3,89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27亿元,同比少1,352亿元。
  
  而8月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比例降至45.3%,7月该占比升至86.5%,刷新该指标公布以来约10年新高。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颜岩谈到,8月未贴现承兑汇票反季节的大幅增加,与之前各家机构被动去杠杆的动作有关,在资金开始宽松时,部分机构的杠杆需求开始明显恢复。
  
  李刘阳则表示,中长期贷款维持在较高水平和未贴现票据大幅增加都是经济向好的表现,未贴现票据增加表明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但是信贷总额却受到限制,所以需要通过银票来融资。
  
  他并称,这样的社会融资结构其实表明经济复苏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央行仍然在设法控制新增信贷总量和M2增速,所以不少融资需求需要通过银票和委托贷款等形式实现。
  
  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主任游春亦认为,银行承兑汇票增幅较大意味着表外融资规模有增长迹象,也凸显银行在贷存比等一系列信贷监管指标之下的突破信贷约束的努力。
  
  分项数据显示,期内住户及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合计为4,220亿元,占整体的比例为约59%,较上月的63%稍降。
  
  **货币政策仍难有调整空间**
  
  8月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回升,对改善资金面效果明显,不过M2进一步偏离央行13%的调控目标,意味着货币政策短期仍难有调整空间。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洋表示,8月M1和M2都在上行,说明货币供给增速相对预期的要好,这也可能近期外汇占款有改善有关,肯定有利于货币市场资金面的改善。
  
  颜岩指出,M2增速反弹与大增的社会融资规模有关,再就是基数问题。现在来看回落到14%尚存难度,回落至13%的难度则更大。
  
  他谈到,结合之前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央行政策继续保持平衡的可能性最大,市场不可期待资金面有实质性的放松,流动性紧平衡的状态会限制银行间各类资产收益率水平的下降。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认为,央行近期在流动性管理上一直维持着紧平衡的力度。而在“三中全会”召开为货币政策定调之前,央行应该会维持现有操作,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当然,利率市场化等此前既定的改革还是要继续推进的。
  
  招商银行刘东亮则谈到,政策面接下来还要关注美联储如何退出QE(量化宽松政策),其力度以及对于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如果压力比较大的,会采取一些对冲的措施,但如果还是维持目前的状态,我觉得政策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为应对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要保证微观经济的活力和弹性,保持政策调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