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不须担忧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7日浏览量: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银行股近期走势疲软,除了受不良资产、金融脱媒、巴塞尔Ⅲ等利空因素影响外,利率市场化被认为对中国银行业提出生死攸关的考验。
昨日,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演讲时称,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完全没有问题,起码不用为此过于担心。
秦晓认为,假设中国银行业3年全部完成利率市场化,每年消化1000亿左右的利润损失,不会有很大影响。
秦晓举例说:“目前中国银行的息差一般是2.5%,有的银行高点,有的低点。放开利率管制后,息差多少才合理,其实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美国息差高,因为美国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多,在银行贷款并不是很多,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多,风险更高,所以利率也高一点。但是,美国的息差并不是一个国际标准,各国还是需要根据各自的市场情况而定。”
秦晓预测,利率市场化后,中国银行业的息差会缩小,但应该不会低于1.5%。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息差将从2.5%降至1.5%,大概缩小1个百分点。
在这个假设条件下,秦晓认为,以中国每年贷款总额65万亿元算(今年不会超过70万亿元),整个银行就少收了6500亿元,这还不算银行的新增贷款。而6500亿元需要分三年时间消化,因为存期不一样,定期贷款、长期贷款不能随意变更。6500亿元税后利润大概在3000亿元,然后还有各种费用等,分三年大概每年1000亿元。中国银行业利润每年大概在13000亿元以上,每年消化1000亿元,没什么大问题,起码不用为此担心。当然,这还不算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其他业务收入等。
秦晓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等金融机构职务。
利率市场化改革,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最重要一步。7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但业界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包括贷款利率市场化,同时也应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在中国经济特殊背景下,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更关键的一步。
昨日,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演讲时称,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完全没有问题,起码不用为此过于担心。
秦晓认为,假设中国银行业3年全部完成利率市场化,每年消化1000亿左右的利润损失,不会有很大影响。
秦晓举例说:“目前中国银行的息差一般是2.5%,有的银行高点,有的低点。放开利率管制后,息差多少才合理,其实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美国息差高,因为美国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多,在银行贷款并不是很多,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多,风险更高,所以利率也高一点。但是,美国的息差并不是一个国际标准,各国还是需要根据各自的市场情况而定。”
秦晓预测,利率市场化后,中国银行业的息差会缩小,但应该不会低于1.5%。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息差将从2.5%降至1.5%,大概缩小1个百分点。
在这个假设条件下,秦晓认为,以中国每年贷款总额65万亿元算(今年不会超过70万亿元),整个银行就少收了6500亿元,这还不算银行的新增贷款。而6500亿元需要分三年时间消化,因为存期不一样,定期贷款、长期贷款不能随意变更。6500亿元税后利润大概在3000亿元,然后还有各种费用等,分三年大概每年1000亿元。中国银行业利润每年大概在13000亿元以上,每年消化1000亿元,没什么大问题,起码不用为此担心。当然,这还不算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其他业务收入等。
秦晓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等金融机构职务。
利率市场化改革,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最重要一步。7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但业界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包括贷款利率市场化,同时也应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在中国经济特殊背景下,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更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