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葫芦岛金融服务业渐成支柱产业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浏览量:来源:辽宁日报作者:佚名

葫芦岛金融服务业渐成支柱产业

葫芦岛市市长都本伟(前右)与金融机构负责人握手庆祝合作。


  近3年来,葫芦岛金融业异军突起,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到20家,在助推全市经济大步向前的同时,对经济增长和地方税收贡献屡创新高。2012年,葫芦岛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3.96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3.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金融业地税收入实现6.49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收入的10.3%,成为全市第四大纳税行业。今年上半年,葫芦岛金融业实现地税税收4.1亿元,占全市地税税收总额的11.7%,同比增收0.94亿元,增长29.3%。面对金融业的蓬勃兴起,市委书记孙兆林不无兴奋地表示:挺直腰杆的金融业正逐步变成葫芦岛的支柱产业。
  
  为何对金融情有独钟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金融,是城市的竞争力,也是城市的生产力。经济与金融唇齿相依,没有繁荣的金融,就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繁荣的金融。”作为为数不多的银行家出身的市长,葫芦岛市市长都本伟曾任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对金融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有独到见解的他,认为处在东北、华北京津冀的大金三角核心宝地,又有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国家两大发展战略强大支持的葫芦岛,拥有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绝好优势。他认为:“现代经济环境下要加快葫芦岛沿海经济带建设,就必须加快金融业发展,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强化、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一个崭新的称谓被屡屡提及,“辽西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葫芦岛憧憬并渴望实现的战略目标。
  
  都本伟认为,与工业、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有着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所有入驻的机构不仅不会向政府要地,而且还要在葫芦岛买房、租房。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入驻,最少买房、租房几千平方米,直接推动葫芦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第二,对地方税收贡献大。一个中型金融机构,每年的税收可能过千万元。试想,要多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才能形成千万元的税收?但金融业却很容易做到。葫芦岛银行规模在全国同业不算大,但每年上缴的税费却达3亿,在葫芦岛名列前茅;第三,拉动地方就业。金融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每新建一家分行或者分支机构,首期最少要招录40名员工,如果要设立网点,一个点最少20人。这将创造极大的人力需求;第四,促进全市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机构越多,他们之间的竞争也越强。在良性竞争环境下,金融机构会通过好的环境、好的服务,对中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和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最终受益的是地方、企业、百姓和政府,推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建设金融中心能够促进金融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葫芦岛的集聚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葫芦岛,传统产业转型和13个主题概念园区的发展都亟须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也需要金融机构大力扶持。正是因为科学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做大做强做优金融业态,并希望用5至10年的时间,打造立足辽西、服务东北、辐射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让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出乘法的倍数效应,担当全市金融规划、协调区域金融机构管理等职能的葫芦岛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于2010年被独立设置。
  
  大张旗鼓的金融招商
  
  因为目光望向远方,所以思想透彻而深邃,脚步从容而坚定。
  
  “凡在葫芦岛设立金融机构的,一次性奖励80万元;新进一家保险公司,奖励10万元;各种财务公司、担保公司,都有相应的奖励安排。”遵循建设“辽西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发展目标,契合葫芦岛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市情的宏伟规划,葫芦岛市在政策扶持上做出了诸多全省唯一、全国罕见的大动作。市政府成立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上市、引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发展以及对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奖励。
  
  金融产业崛起,成在生态,赢在生态。葫芦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力度,并在法制、社会保障等方面全力投入。在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着力打造“信用葫芦岛”之外,他们还建立区域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收集、使用和共享的网络化平台,推广信用评级工作;全面扩大信息的覆盖范围,提高信息更新频率,保护金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事实证明,金融生态、金融规模、金融质量和金融效率,决定一个地区开放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在注重内部优质金融生态环境营造的同时,都本伟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要通过金融招商活动,抓住招商引资工作的龙头,让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积极引进域外银行,推动域外金融机构在葫芦岛设立分支机构视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必由之路,葫芦岛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的气魄展开了密集的金融招商活动。
  
  2011年,随省经贸代表团赴香港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时,葫芦岛创造性地举办了一场金融招商座谈会。除表达做大做强做优金融业态的强烈决心外,都本伟还就市场、人文、政策三个环境优势,向包括渣打、汇丰、东亚等金融巨头在内的28家金融机构的金融高管、业界精英推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一流的金融,就没有一流的经济。项目、企业、资本、人才往往跟着金融走。”让人耳目一新的“金融招商”,令香港金融管理局主管梁信彦深有触动,他说:“这么多年,像葫芦岛这样单独以金融为概念进行招商还是第一次见到,应该对葫芦岛的创意和行动刮目相看。”亚洲最大小贷公司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总裁认为:“我接触过很多市长,国内能称得上‘金融市长’称谓的只有两位,一是重庆市长黄奇帆,二是葫芦岛市长都本伟。”该公司因此作出了与葫芦岛合作的决定。
  
  “而这仅仅是个开端。”葫芦岛市金融办主任王连民说:“金融办主任跟着招商,是不是挺新奇的?可在此后的历次招商活动中,我都成了固定的团队成员。”每一次招商活动,葫芦岛都将金融作为重要内容,与各种招商同时研究、部署、推进、落实。不停地推介,葫芦岛的金融生态、市情、优惠政策被广泛的宣扬和传播。
  
  努力就有成效。葫芦岛着力打造金融招商“洼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抢滩,吸引着金融机构资金的汇聚。如今,葫芦岛的金融招商活动日益花开果熟: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20家,有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499家。基本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银行机构网络布局。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72亿元,上半年实现利润3.99亿元。
  
  不只是银行业的繁荣,目前葫芦岛共有28家保险公司,4家证券公司,全市已开业小贷公司达到19家,融资担保公司达到11家。与金融业的全面繁盛一样,现已破土动工、位于龙湾CBD的辽宁滨海金融中心设计中的主楼共58层、高248米。落成后将成为整个辽西的地标性建筑。
  
  随着金融中心建设根基的确定,“葫芦岛坐标”在辽西金融版图上会日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