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致辞达沃斯提经济政策基调:稳中求进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4日浏览量:来源:达沃斯官网作者:李克强
分享到:
自1979年至今,世界经济论坛已连续35年在达沃斯迎接来自中国的嘉宾。与此同时,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八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天津举行。在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世界经济论坛发来特别致辞,阐述中国经济对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延伸阅读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简称TPP),以及美国和欧盟共建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TradeandInvestmentPartnership,简称TTIP)是其中最受关注,也是对世界和中国经济潜在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一体化安排。
TPP是2010年正式发起、由美国主导的旨在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自由化的高水平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参与的国家目前有13个。2013年8月日本正式成为TPP的谈判成员,9月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并很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正式参与。根据TPP发展的规划,将在2015年之前实现13个成员的目标,即韩国加入TPP;而终极的目标是要建成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参与的高标准区域一体化安排。TPP的时间进程安排上,已经启动了19轮谈判。按照TPP的计划,各成员希望在2013年10月达成一致,并在2013年底前签署协定,但这一愿望随着美国政府的“关门事件”而成为泡影,但预计2014年能够达成协议。
TTIP是2013年2月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合发起的自贸区安排。3月12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授权书,6月14日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开启TTIP谈判的决议。7月8-12日,美国和欧盟在华盛顿启动了TTIP的第一轮谈判,初步确定了谈判框架,将包括农业和工业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投资、服务、能源和原材料、监管议题、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等20项议题。
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TPP和TTIP的定位是开放的高水平、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安排,议题包含商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监管、竞争政策和经济立法等。TPP和TTIP体现了美国“一体两翼”的自由贸易战略,一旦建成,囊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亚太经济体,对于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延伸阅读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简称TPP),以及美国和欧盟共建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TradeandInvestmentPartnership,简称TTIP)是其中最受关注,也是对世界和中国经济潜在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一体化安排。
TPP是2010年正式发起、由美国主导的旨在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自由化的高水平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参与的国家目前有13个。2013年8月日本正式成为TPP的谈判成员,9月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并很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正式参与。根据TPP发展的规划,将在2015年之前实现13个成员的目标,即韩国加入TPP;而终极的目标是要建成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参与的高标准区域一体化安排。TPP的时间进程安排上,已经启动了19轮谈判。按照TPP的计划,各成员希望在2013年10月达成一致,并在2013年底前签署协定,但这一愿望随着美国政府的“关门事件”而成为泡影,但预计2014年能够达成协议。
TTIP是2013年2月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合发起的自贸区安排。3月12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授权书,6月14日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开启TTIP谈判的决议。7月8-12日,美国和欧盟在华盛顿启动了TTIP的第一轮谈判,初步确定了谈判框架,将包括农业和工业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投资、服务、能源和原材料、监管议题、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等20项议题。
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TPP和TTIP的定位是开放的高水平、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安排,议题包含商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监管、竞争政策和经济立法等。TPP和TTIP体现了美国“一体两翼”的自由贸易战略,一旦建成,囊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亚太经济体,对于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