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中夏:余额宝类收益高 暗藏七大风险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金中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所长
分享到:
余额宝类高收益的宏观背景
互联网理财,总体来讲是积极的一种发展,这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金融发展程度不够、受管制的领域比较多、创新还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确实在很多方面,为储蓄者、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还使得企业、银行和储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平衡。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个利益更多的向企业来倾斜,比如说储蓄存款的利率比较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曾经是零。那时如果算银行的不良资产和资本金,大家会发现银行在技术上是破产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政策有意为之,目的是更多向企业让利。计划经济的理论是鼓励物质生产。2003年以后开始银行改革,这个利益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相对来说平衡一些了,考虑到了银行合理的利差,因为股份制改造需要考虑银行资本金的回报,资产回报率、薪酬都开始考虑了。但是储蓄者仍然感到自己的利益被忽视。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在前几年与全球流动性过度充裕背景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和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有关。人民币汇率面临不断的升值压力,如果汇率不能升得太快,我们的利率就不敢提太高,因为升息会导致汇率升值压力更大。这就使得我们一度主要是通过使用货币数量调控手段来控制通胀。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储蓄的实际回报率是负的,当然发达国家实际利率比我国还低。即使近年来通胀率降下来,实际存款利率恢复了正值,而且已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实际存款利率,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迎合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加上去年6月份以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导致利率水平上升,使得储户的权益有了进一步伸张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看到这后面一些宏观经济的因素,有一定的必然性。
解析余额宝类高收益的风险因素
那么如何看待互联网理财提供的高回报率?它是不是意味着现有存款基准利率显著过低?是不是意味着将来利率完全放开以后均衡利率水平会比现在明显提高?现在跟银行存款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回报率,就应该是将来放开以后的均衡存款利率吗?
半年以前,我自己买了一点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余额宝类产品,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学金融的都知道在各种各样的基金里面货币市场基金是风险低、流动性好的,目前回报率又明显高于活期存款甚至定期存款,何乐而不为?
经过不到半年的体验,我觉得这个高收益率是可以分解的。如果我们把银行存款利率看成是无风险利率,那么理财产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部分就包含了风险溢价。考虑到现在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可以设想放开后均衡的存款利率要高于现有水平,银行需要向储蓄者让利。货币市场基金的高收益里面就有基金和银行向储蓄投资者让利的因素,至少像客户快速取现时基金的垫付成本和银行承诺提前取现时不予罚息这两项,是基金和银行提供的补贴,可以看成是市场供求在发挥作用以后,价格向均衡的回归。
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就是风险的反映了。
首先,从余额宝类基金的资产方来看,主要是期限相对较长的协议存款,这说明银行是在以较长期投资的收益吸引短期资金,较高的利率水平反映了期限错配的风险。
其次,期限错配情况下如果出现提前提取,银行垫付罚息事小,流动性风险却可能是系统性的,银行需要有一定的准备金来预防可能的挤提,但这部分存款目前属于同业存款范畴,没有缴纳存款准备金。
再次,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也不如存款。银行存款你可以随时提现,只要ATM机里或者银行柜台里有,该取都能取出来。特别大额的,提前一点打个招呼也是没有问题。但是在货币市场基金这里,流动性是有很多条件的。比如说余额宝,一天只能取现五万,这个额度是很小的。到了华夏基金,一天20万,但是每笔不能超过5万,因此流动性是打折扣的。
第四点,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不同,不能绑定一个借记卡,因而不能到处直接刷卡消费。余额宝只可以转到支付宝进行有限的支付,但无法像银行的借记卡一样可以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消费。华夏基金的快速取现只能先转回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才能借助银行卡进行广泛的支付。
第五点,你会发现,当你对某个理财产品有疑问想马上找管理人员咨询时,你实际上没有营业网点去找。你在网上进行支付和转账操作,可能连一张纸制凭证都没有,这跟银行很不一样。这又是风险。
第六点,国家对银行存款实际上有隐性保证。从建国以来所有的银行案例看,银行即使出事儿要关门,对于存款,特别是家庭存款,国家是提供保护的,这又与货币市场基金等理财产品不一样。
最后还有一点,商业银行背后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起到一个最后接盘的作用,万一出事儿,这些银行一个电话打到央行,报告这边挤兑了,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银行,中央银行都能给银行提供现金,或者通过账户把钱拨过去,它不会让银行因挤兑而垮掉。但是货币市场基金没有这种安排啊!
以上这些风险因素,是银行存款没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种“宝”所提供的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为高风险所做的补偿。高收益总是对应着高风险。
但对于高风险,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如果现在有一个比较专业的网上评级公司,它给你把风险因素一条一条列出来,据此比较各种“宝”的风险差异,给你风险评个级,市场就会在利率上相应给出一个风险溢价。现在如果有谁要在网上搞这个市场化的评级,我估计很有可能赚钱。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比如说货币市场基金,它都会主动的给你披露这些信息,让你正确地评级。因此解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披露和评级,可以用市场的方法。这是我想谈到的第二个问题。
作者:金中夏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所长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