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阳光化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1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分享到: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案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江苏泗洪、浙江丽水均出现过民间借贷风险暴露。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煤炭价格的波动,虚拟经济泡沫被逐渐挤出,民间借贷风险已逐渐进入一个集中暴露期。统计显示,2013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1.5万件,同比上升3.7%,结案标的额613.6亿元。
虽然起因并不一样,比如温州是在2011年经济下行时,有的小微企业关闭、停产,企业老板出现了“跑路潮”,鄂尔多斯则是因煤炭价格的大幅下滑,引发了民间融资资金链断裂,但无一例外,民间借贷风险暴露均对当地的信用环境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以陕西神木县为例,去年煤炭行业的不景气造成许多民营煤矿关闭、停产,失去了利润源头后,每个环节都有逐利诉求的民间借贷链条难以为继,信用危机也随之而来,不仅当地的20多家小贷公司业务停转,银行信贷也一度陷入萎缩。“虽然有的煤炭企业还能收回来一部分资金,但是却不愿还款,银行也担心企业拿到贷款后去填补民间借贷的窟窿。”神木县的一位银行人士说。
在温州等地,随着民间借贷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中介业务的资金掮客,担保公司就是主要形式之一,这也使得民间借贷不再是点对点的对接,而是呈现组织化和职业化的特点。
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借贷“钱生钱”的游戏开始上演。随着一些非法集资案件浮出水面,地方政府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风险排查和清理整顿,但有个别借贷中介把违规业务从明处转移到了暗处。专家建议,对于担保公司等民间借贷中介的风险监测不可掉以轻心,应当摸清其风险状况,提前制定风险处置方案。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价格以及资产炒作的盛行,是造成民间借贷规模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民间分散的资金通过中介聚集后,规模会迅速扩大并投向同一个标的。近些年曝光的非法集资案件,参与人数之广,涉案金额之多往往触目惊心。
另外,近些年有的农民资金互助社从事非法集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地区性金融机构的信任。对于农民资金互助社这一组织,专家指出,目前主要在村一级进行村民资金互助试点探索,县乡两级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又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因此部分互助社内部管理并不健全,出现的问题开始增多。
鉴于民间借贷案件增多,为防止其冲击区域信用体系,应当整合监管力量,让民间借贷走上阳光化、规范化轨道。对此,一些地区已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温州成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建立了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颁布了《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引导。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