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村镇银行亟待加强管理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2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日前,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设在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个网点,遭遇近千群众挤兑现金,经了解,这是由一则该行要“倒闭”的谣言引发的挤兑事件。目前,该行启动大批量现金供应,保证储户兑付到位。
  
  据记者了解,这次银行“倒闭”的谣言,源于当地近来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现象。“倒闭”谣言引发千人挤兑事件,倒逼村镇银行反思管理问题。
  
  村镇银行遇发展瓶颈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村镇银行的初衷是成为向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不仅欢迎民资入股,而且鼓励覆盖更多中西部贫困地区。
  
  2006年12月,银监会宣布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但又规定民间投资者必须要找到一家商业银行作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银行。2007年,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发起模式几乎都是由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联合当地比较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共同设立。
  
  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的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20%,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再度提及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要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符合条件的适当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赵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降低了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但是没有提高民营企业的最高持股比例,而且发起行为了实现异地扩展,把村镇银行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发起行的占股比例都远远超过了最低持股比例。
  
  据悉,大部分村镇银行中,发起行的持股比例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90%。在民间金融发达的浙江省,一家城商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坚持主导发起村镇银行,希望占控股地位。村镇银行对单一民营资本持股限制是不超过10%,让占10%的股东全职做经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希望能主导经营,所以我们在发起的村镇银行中的持股占比基本都在50%以上。”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的目标,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县市覆盖率已经达到五成以上。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其中开业987家、筹建84家。村镇银行已遍及全国31个省份,覆盖1083县(市),占县(市)总数的57.6%。
  
  但是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发起行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省市去设立村镇银行,对真正需要支农惠农的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
  
  据银监会统计,全国组建的1071家村镇银行中,中西部省份达665家,占62.1%。
  
  对此,赵方表示:“虽然西部省份村镇银行的数量不少,但是要算真正的西部数量就很少。西部是个大概念,四川也算西部地区,但它的经济相对发达很多,村镇银行数量也很多。真正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当地的村镇银行不过两三家。陕西也算西部,陕西的村镇银行都设立在西安、榆林和几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真正设立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地区的村镇银行很少。”
  
  为了抢占更多的地盘和商业利益,作为主发起行和大股东的商业银行在选择布局村镇银行时,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城开展业务,如一二线城市的县区。
  
  村镇银行应加强管理
  
  由于村镇银行具有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因而自创立之初,就有必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认清经营风险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始终坚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毕竟,只有确保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生事物才能够生存下去,才能为农村经济提供健康稳定的金融服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规模小、品牌效应差。跟大银行相比,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不长,短期内很难得到市场认可,吸储难是普遍问题。
  
  此外,金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很多村镇银行没有网上银行,没有接入银联、结算系统不完善等。
  
  针对“一号文件”所提内容,银监会近日也表示,对于新设立的村镇银行,将严格控制主发起行持股比例,其余股份全部由社会资本出资认缴,优先引入当地优质企业和种养大户发起设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促进健全面向“三农”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
  
  在加入银联和其他金融业基础系统时,每一家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都和拥有上万网点的大银行被同样对待,收费标准基本持平,这样如果全国几十家村镇银行全部加入这些基础系统,成本要远远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2008年12月26日开业的中山小榄村镇银行是广东省首家村镇银行。该村镇银行于2011年3月推出的借记卡“菊卡”尽管已顺利接入银联,也推出了网上银行,但是又遇上了结算渠道的问题。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结算渠道不完善制约了我行的发展,例如没有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我行加入了同城票据交换系统,但该系统仅限于本省范围内的票据交换,未能满足客户的结算要求;我行也没有财税缴库系统,不便客户的税务结算。”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村镇银行既被赋予支农惠农的责任,却又负担着高额的运营成本,急需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作者:温艺晗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利率双轨制下民间资本“借道”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