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曹洪民:小额信贷机构应善于发现业务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4月23日,由中和农信主办的“微聚2014:公益小贷之出路”在北京举行。和讯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曹洪民发表演讲时表示,小额信贷现在主要的出路可能就是两条,一是往现代金融方向发展,就是银行那个方向发展;二是你想变成社会企业、NGO、协会的,我的建议,除了核心的问题,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就是人的问题,我们善于发现农民增加收入的那个增长点,就是发现农民增收的项目,那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一个小额信贷机构首先要明确,你往哪儿走,你要往金融那块儿走也是很好的,那你就朝着金融那个方向努力,你要往社会企业那边走就要注意在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内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把人作为内部管理的核心来解决。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曹洪民:对小额贷款公司外部环境来讲,我有三个看法。
  
  最近我们一直在总结中国扶贫经验,这是李克强总理交给扶贫办的一个任务,中国扶贫经验应该怎么来总结。前段时间到了浙江做了一些调查,我有个初步的体会,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感到中国的扶贫经历了这么两个阶段,现在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说的不一定对,段老师是我们的权威、前辈。
  
  第一个阶段,通过农村改革解决了温饱。应该说那时候的专项扶贫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是改革的效益。
  
  第二个阶段,通过工业化迅速发展带动全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我到浙江去,浙江2200万农民工主要来自于贫困地区,其中温州330万农民工,37%是来自于贫困县,我是按户籍对它进行了统计。浙江是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减贫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工业化的带动。到今天农村改革的释放空间现在非常有限,新的改革现在起步不是很容易,工业化初步劳动密集型工业化,我们国家现在工业总量远远超过了美国,我们的工业总量是美国的2倍,劳动力价格又在上升,所以,工业化对减贫的带动也在递减。
  
  第三个阶段,现在我们的扶贫确实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就是靠一项政策大规模地带动可能性不大,那就要一家一户地来解决问题。那么一家一户来做这个事情,做得最好的,我觉得就是小额信贷,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要求精准小额信贷刚好符合这个要求,这是有希望的。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叫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式扶贫方针,最能体现开发式扶贫方针我个人认为就是金融扶贫,那是真正能体现开发式扶贫方针的。这两条决定了小额信贷从中国扶贫角度来看是非常有希望的。
  
  政策上,刚才大家谈到了供给的不足,主要是金融角度供给不足,在金融角度也有供给不足,刚才我请教段老,社会的企业,大家都在讲我们国家政策文件上以前有没有,段老师说没有,我很侥幸,在2012年国务院批准的罗霄山片区规划里,我把“社会企业”四个字写进去了,但是没有引起大家关注到,大家可以上网,国务院扶贫办网站罗霄山片区规划里面有“社会企业”四个字。刚才段老帮我印证,那可能是中国文件第一次正式写入社会企业。今年9月国务院要开个社会扶贫工作会,上次段老也说,真正的社会扶贫还没有破题,我们现在起草这个文件,也在努力推动社会企业进入这个政策的范畴,如果这个成功的话,我相信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对我们小额信贷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利好。
  
  小额信贷现在主要的出路可能就是两条,一是往现代金融方向发展,就是银行那个方向发展,我们希望你们走好,走的过程当中也多关注关注贫困人口;二是你想变成社会企业、NGO、协会的,我的建议,除了核心的问题,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就是人的问题,推崇社会企业呢,我们做小额信贷如果以公益为目的,并不等于我们大家做着做着就把大家做成贫困户了,这不合理。所以,这里面能力的建设第一是商业化的运作,公益的目的是要保证大家有一个体面的尊严,不能光靠捐赠,求人靠不如求己;第二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人,中和农信和银行比,随便一个零头都比你多,我们有的是人,农民那种天然奉献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再加上专业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利用,我们善于发现农民增加收入的那个增长点,就是发现农民增收的项目,那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一个小额信贷机构首先要明确,你往哪儿走,你要往金融那块儿走也是很好的,那你就朝着金融那个方向努力,你要往社会企业那边走就要注意在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内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把人作为内部管理的核心来解决。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钮文新:稳金融必先挺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