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拆解”五大重点担保圈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1日浏览量:来源:温州日报瓯网作者:佚名
分享到:
中国银监会于上月底下发通知,对联保贷款进行规模限制,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0月底之前,完成对担保圈贷款的风险排查。温州日报独家获得的一份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成功解套了涉及信贷资金111亿元的5个重大风险担保圈。情况正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温州在化解金融“两链”(互保链、联保链)风险中逐步探索“先行先试”的经验。
在五个重大风险担保圈内操作比较成功的拆解案例,是瑞安的华泰集团。华泰集团是国内生产塑料薄膜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因过度投资、异地建设厂房、企业整体搬迁以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华泰集团发生巨额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涉及14家在温银行机构贷款融资4.09亿元,涉及担保企业5家。同时,该集团还为6家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涉及金额2.84亿元。最终,经过近5个月的合力帮扶,华泰集团重组方案落地,让担保企业脱困。
担保圈,指多家企业通过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特殊利益体。从监管层到银行,担保圈隐藏的风险已引起注意。由于过度投资和投机,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温州是率先爆出担保圈风险的区域之一,因此温州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据记者从温州银监分局了解到,为加强“两链”风险源头治理,温州在省内率先推行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自律公约、主办行试点和排他性授信模式,明确“小微型企业授信银行不超过3家(含),大中型企业授信银行不超过5家(含),集团企业授信银行不超过8家(含)”的“358”授信要求。当前,辖内3家以上银行存在授信的企业客户2543户,比2012年末大幅减少1259户,授信户数占比12.25%,比2012年末下降5个百分点。
同时,温州市、县两级加大了风险企业的处置力度,对不良贷款处置不断提速。截至6月末,温州全市不良率比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比5月份下降0.36个百分点。
而对于温州信贷的“短贷长用”问题,我市采取多管齐下,有效地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压力,使中长期贷款占比增至22%,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