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金融十条”落地要有“清单”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0日浏览量: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佚名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10日05版)
  
  近日在人民日报刊发《别让钱难倒了“草根企业”》一文后,有不少读者致电于我,大家对国务院出台“金融十条”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对此项“惠民政策”能否在执行过程中不打折扣、原汁原味落实到位,仍抱有疑虑。
  
  的确。好政策,只有好执行,才能出好结果。
  
  如何保证“金融十条”落地过程不走样,恐怕还需要做认真细致的工作,需要有硬的约束。
  
  比如,“金融十条”要求,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资金应当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切实整治层层加价行为。那么,目前企业融资链条上大致有多少个环节,哪些是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只有把这些具体细节搞清楚了,才能进行有效清理。
  
  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恐怕还在如何界定“必要环节”和“不必要环节”上。有些环节在企业看来是不必要的,在金融机构看来则是有必要的。对于这一问题,监管部门到底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
  
  还有,“金融十条”明确提出,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对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一律取消。那么,到底哪些是不合理的收费?恐怕也不能由银行自己来认定吧。
  
  一位常年同银行打交道的企业家告诉我,在银行看来,收费都是提供了具体服务的,都是有“内容”的。而实际上,有些“服务”就是业务流程,是银行应尽的工作职责。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已经通过收取利息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凭什么把贷款过程再分解、巧立名目分段设置收费项目?
  
  这个诘问,催人思考。由此看来,清理不合理收费,遏制层层加价行为,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银行的存款很大一部分来自百姓,是公共资源。银行作为公共资源的经营机构,其职责不仅仅是“钱生钱”“钱赚钱”那么简单,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毫无节制地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就真值得商榷了!
  
  还有一个企业家坦言:目前企业与银行,地位不对等,银行处于强势、企业处于劣势,企业为了得到贷款,不要说银行多几道收费,就连“以贷转存”“存贷挂钩”这样的不平等条款,也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单靠银行来清理不合理收费,不靠谱!
  
  这话不无道理。在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的今天,资金贷给谁、不贷给谁,随意压贷、抽贷,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降低融资成本,单靠银行良心发现或单一的市场制衡,恐怕有些一厢情愿。确实还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加强监管、纠偏。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业务流程公开透明,同样是遏制不合理收费的一个有效办法。在这一点上,银行能不能像政府简政放权那样,将涉及企业融资业务的审批权力和收费项目制成“清单”,向所有的人张榜公布?
  
  比如,涉及企业融资的收费事项都有哪些?企业贷款审查和审批哪些是必要的、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享受哪一方面的贷款?……
  
  “清单”交给了社会,等于给了企业一个明白,会还银行一个清白。更重要的一点,有了这些公开透明的硬规定,也就等于有了硬约束,就有了责罚标准,违规就得付出代价。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浅析赃款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