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达全球第三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1日浏览量:来源:腾讯财经作者:佚名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消息,由G20国集团发起,旨在协调全球金融行业监管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StabilityBoard,FSB)周四发表报告称,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在2013年继续高速增长,目前的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三位。
  
  在2008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组建的金融稳定理事会已经对影子银行给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定义。在这份新的评估报告中,理事会提出了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影子银行债务违约事件,包括恒丰银行提供担保的一组37亿人民币(6.52亿美元)信用产品在9月的违约,引发监管机构对这个行业,以及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构成风险的严格审视。
  
  中国也正在考虑对这个监管不足,风险偏高的借贷行业实施一组新的规则,希望以此确保来自影子银行的更多资金被投入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参与投机活动。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报告说,“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和高速增长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报告称,在中国,不包括银行、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其他金融中介”持有的资产在2013年有超过37%的增长,目前的规模仅略低于3万亿美元。报告强调,这个速度仅仅略低于2012年时候的42%,世界范围的增速排名只是低于阿根廷。
  
  报告也说,这样的估算数据可能是非常保守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中国影子银行业涉及的资产可能高达27万亿人民币(4.39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正式银行业资产规模的五分之一。
  
  为了限制这种增长,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在8月时发布了一组规则草案,希望强化对证券企业和信托公司,委托贷款和理财产品等融资活动的监管力度。
  
  但是中国也不希望完全压制住这种风险较高的放贷活动。一名央行副行长在上个月曾说,影子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等难以获得正常融资的经济领域带来的好处是无法被否认的。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报告指出,如果以更宽泛的非银行融资活动的标准来衡量,2007年到2013年间,中国在全球影子银行业规模中的占比已经增长四倍至4%。
  
  不过不管是以绝对数字还是以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来衡量,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业资产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中国。全球非银行中介的资产规模在2013年增长5万亿美元至75万亿美元,美国和欧元区在其中分别占有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之后是英国的12%和日本的5%。
  
  但是根据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更严格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在2013年的时候已经是美国和英国之后的全球第三位。这个新的计算方式剥离了并不是影子银行所进行,也因此风险略低的非银行融资活动。
  
  报告指出,根据新的标准,全球影子银行业规模在2013年增长2.4%,至35万亿美元。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直销银行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