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中国村镇银行初显“鲶鱼效应”激活农村金融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浏览量: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
  近年来1100多家村镇银行在中国农村落地生根,创新的做法、简易的手续、周到的服务等优势使其像一条鲶鱼,激活了农村金融的一池春水。
  
  王会贤是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民企业家,她经营着一家观光农业园,里面瓜果、蔬菜、苗圃样样俱全,这里还有着400余亩的薰衣草园,每年薰衣草花开时节,这里都挤满了人,今年仅门票收入平均每天就达1万元。
  
  “近两年,效益才显现出来,前些年在投入的时候,资金是最大的困难,租来的地无法作为抵押物贷款,好多银行都拒绝贷款。”王会贤说。
  
  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由于是集体土地,即使是自己分的地也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而且农业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风险大利润小,所以许多农民和农民企业家都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
  
  2010年,王会贤从巩义浦发村镇银行获得了150万的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谈贷款时,王会贤到行长的办公室谈想法和规划,得到了他的支持。此后,巩义浦发村镇银行每年向王会贤贷款150万。
  
  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传统的大型银行,但其审批手续繁琐,贷款效率低。
  
  中国的村镇银行从2007年开始设立,它们大多在县城或乡镇里,主要满足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和服务当地中小型企业,目前全国已有1100多家。
  
  对涉农涉小领域的金融服务创新是村镇银行快速发展的核心,一些村镇银行推出“5万元至100万元”的“微小贷”和“小额贷”等产品,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以贷前征信、贷中跟踪服务,个性化制定灵活多变的还款计划,这些贷款手续简便、放款及时,承诺受理后3日内就可放款,一推出就在农村遍地开花。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微小贷”,村镇银行还开发了针对小微企业的同城票据抵押拆分、小额贴现以及针对农户的新农村建设购房贷等此前少有银行问津的业务。
  
  村镇银行的多种创新加剧了农村金融的竞争,刺激了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使得它们也纷纷“偷师”村镇银行的经验,甚至采取派员工扮演“客户”等方式暗中学习。
  
  “以前农民托关系、小企业跑断腿都贷不来款,现在其他银行感到了压力,企业只需要坐等银行业务员上门服务就行,村镇银行的介入真正激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白国涛说。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白玉的充填处理及其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