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换个思路招人才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7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说到人才,笔者想起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语——“快到碗里来”。当前正值暑期,也是求职的旺盛季,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不约而同地借用了这句话,可见求贤心切。
然而,招聘这事儿跟恋爱有点儿像,双方都能“看对眼”,才有长期合作的可能。你呼吁人才“快到碗里来”,但你拿着什么样的“碗”,这个“碗”有多大,决定了来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人家又愿不愿意来。
前几日与北京一位典当从业者聊天,提到创新,这位老兄一脸忿忿之色:“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合适的人,创来创去离不开那‘老几样’!”这让笔者很是好奇,因为之前曾有数据揭示,现在在一线城市,典当业的月薪平均过万元。如今大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太景气,竟然连高薪也“诱惑”不了良才?“得懂典当,最起码要有金融或者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如此解释让笔者恍然大悟。
必须承认,人才队伍如何配备、整体素养如何,关系到一家典当行在业务拓展上能走多远。没合适的人,可能就干不成想做的事。但话说回来,既然典当行有创新的意识,明白人才与创新的必然性,那么招聘时,为何不将眼界拓宽?
比如说,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那么,典当行能否考虑引进相关行业的资深人才,以助力自身开拓该行业的融资服务领域。其实这种拓展,做没做过典当、懂不懂融资并不是最重要的。当前正规经营的典当行,鉴定评估人员团队的组成已是“标配”,真正缺乏的,是能清晰掌握某一专业领域方向和动态、能够判断客户项目风险和估值的“前瞻者”。
正所谓“取长补短”,更何况典当面对的市场空间广阔。看似外围人才的加入,搞不好就是一支“潜力股”,为经营带来更多的可能。人才队伍各有所长,也是团队合作与制度建设完善的一种表现。因此,典当行感叹人才难求,恐怕是自己先将自己给束缚住了。尝试不同的用人思路,或许人才与创新的难题都会被解决。(艾芙)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