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皖通典当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做法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浏览量:来源:合肥皖通典当有限公司作者:赵学奎
分享到:
一、公司基本情况
合肥皖通典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28日,注册资金2.1亿元,资本规模位居全国典当行业前茅,是由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路公司、安徽省唯一的公路类上市公司——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股东均为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公司广揽八方贤才,组建了一支由投融资、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法律实务等高素质人才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将秉承“重道笃行,通达致远”的核心价值观、“成就投资典范,追求卓越服务,创造乐活时空”的发展愿景,为广大企业、个人商务和城市居民提供专业、高效、灵活、便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致力成为“企业、市民身边的应急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为企业腾飞加油,为民众融资架桥,为安徽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司目前的主要经营品种
1、存货质押典当;
2、股权质押典当;
3、房地产抵押典当;
4、林权抵押典当;
5、机动车典当(计划推出);
6、房产、土地、存货、林权、股权、车辆等组合典当和最高额典当。
三、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典当总额40300万元,其中房地产典当24230万元,占60%;股权质押、林权抵押典当15820万元,占39%,存货质押典当250万元,占1%。在当余额23000万元,其中房地产13030万元,占56.65%;股权质押典当和林权抵押典当9970万元,占43.35%。
进一步细分:林权抵押典当,在我省首家推出或规模化开展,累计开展9笔,典当额8700万元;股权质押典当13笔,8600万元,涉及9家企业;最高额典当6笔,11350万元。
四、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做法
1、风险管理的宗旨:围绕“三性”、服务“三性”。“三性”即巴塞尔协定确定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管理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性”,但是片面强调“安全性”和业务风险,不敢大胆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没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导致大量资金闲置,也就是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就无从谈起“收益性”,风险管理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收益,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没有效益的“安全性”也不是股东、员工和监管当局所期望的。
2、风险管理的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信息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信息管理,指企业对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各部门的业务活动等所有层面的风险信息进行管理,分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
全面信息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信息准确、充分、及时,才能准确识别风险、合理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从而规避或化解风险。因此,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搜寻信息、甄别信息的真伪、估量信息的价值,要对企业管理、业务活动的所有信息做到了如指掌;要掌握和管理来自所有渠道的信息,通过蛛丝马迹来识别风险、管理风险,确保业务活动的高效和安全,取得风险管理收益。
信息搜寻的办法很多,如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
(1)通过网络、报刊了解、关注、研判宏观经济形势;
(2)通过网络、报刊等了解合作客户的信息;
(3)通过工商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法院曝光台、银行信贷记录等了解合作客户的信誉情况;
(4)通过同事、同学、亲友、商会、协会、专业QQ群探听客户的信息;
(5)重视业务受理接待,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与首次合作的客户进行面谈,所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6)提高尽职调查和项目评审的水平。要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方面进行考察、相互验证,不可偏废。
(7)科学安排项目小组。在分配一笔业务项目时,要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金额大小、所处行业等,安排合适的业务人员去办理。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对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各部门的业务活动等所有层面的风险进行管理,分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
全员风险管理:指企业上到股东、董事长,下到门卫,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负有本部门、本职岗位、本业务环节乃至全企业的风险管理责任。因此,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某一部门如风险管理部门的事。全过程风险管理:对业务接待受理开始直至项目终结、业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全方位风险管理:即要对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所有来源的风险进行管理。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1)治理结构是基础:至少应构建“一个基础+三层防护”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一个基础:即公司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才能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第一层防护:业务部门。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第二层防护:包括风险管理部门、董事会下设的项目风险评审专家委员会等。第三层防护: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第二、三防护层以第一防护层为基础,力争将风险“屏蔽”在第一道防火墙外。
(2)文化是核心:打造风险管理文化;
(3)制度是保障:制定市场分析、市场定位、经营策略的原则:如不熟的不做,人才和技术准备不足的不做;风险过大,难以把握的不做;业务规模小、贡献度小的,不做。制定项目受理、立项、评估、折当、尽职调查、当后监管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作一套衔接紧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业务管理表单。制度要与时俱进,重点抓好执行。
(4)人才是关键: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资本不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资本要产生合理的回报、风险管理要出成效最后离不开人。人才战略方面,重点把好人才的“招、用、留、训”环节,招对人才、招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培训人才、发展人才。
(5)流程是主线:打造流程典当,实行标准化、流程作业,杜绝随意性和反流程作业。通过管理表单实现风险管理理念、制度落地和无缝对接。
(6)合规是底线:典当行要合规合法经营,防范合规性风险,对法律法规包括《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业监管条例》中明文禁止的行为,如非法集资、发放信用贷款、设备抵押等不可以“业务创新”名义加以违反。
(7)适时开发与引进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即时、远程管理,避免人工操作的偏差和低效。
3、风险管理要从风险识别这一源头抓起。不能舍本逐末,把重点和精力过多放在风险项目的处置上。相反,如果风险管理的源头和过程抓好了,就可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项目的出现。
4、风险管理的手段:“三品、三查、三表”。
合肥皖通典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28日,注册资金2.1亿元,资本规模位居全国典当行业前茅,是由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路公司、安徽省唯一的公路类上市公司——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股东均为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公司广揽八方贤才,组建了一支由投融资、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法律实务等高素质人才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将秉承“重道笃行,通达致远”的核心价值观、“成就投资典范,追求卓越服务,创造乐活时空”的发展愿景,为广大企业、个人商务和城市居民提供专业、高效、灵活、便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致力成为“企业、市民身边的应急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为企业腾飞加油,为民众融资架桥,为安徽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司目前的主要经营品种
1、存货质押典当;
2、股权质押典当;
3、房地产抵押典当;
4、林权抵押典当;
5、机动车典当(计划推出);
6、房产、土地、存货、林权、股权、车辆等组合典当和最高额典当。
三、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典当总额40300万元,其中房地产典当24230万元,占60%;股权质押、林权抵押典当15820万元,占39%,存货质押典当250万元,占1%。在当余额23000万元,其中房地产13030万元,占56.65%;股权质押典当和林权抵押典当9970万元,占43.35%。
进一步细分:林权抵押典当,在我省首家推出或规模化开展,累计开展9笔,典当额8700万元;股权质押典当13笔,8600万元,涉及9家企业;最高额典当6笔,11350万元。
四、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做法
1、风险管理的宗旨:围绕“三性”、服务“三性”。“三性”即巴塞尔协定确定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管理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性”,但是片面强调“安全性”和业务风险,不敢大胆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没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导致大量资金闲置,也就是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就无从谈起“收益性”,风险管理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收益,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没有效益的“安全性”也不是股东、员工和监管当局所期望的。
2、风险管理的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信息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信息管理,指企业对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各部门的业务活动等所有层面的风险信息进行管理,分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
全面信息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信息准确、充分、及时,才能准确识别风险、合理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从而规避或化解风险。因此,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搜寻信息、甄别信息的真伪、估量信息的价值,要对企业管理、业务活动的所有信息做到了如指掌;要掌握和管理来自所有渠道的信息,通过蛛丝马迹来识别风险、管理风险,确保业务活动的高效和安全,取得风险管理收益。
信息搜寻的办法很多,如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
(1)通过网络、报刊了解、关注、研判宏观经济形势;
(2)通过网络、报刊等了解合作客户的信息;
(3)通过工商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法院曝光台、银行信贷记录等了解合作客户的信誉情况;
(4)通过同事、同学、亲友、商会、协会、专业QQ群探听客户的信息;
(5)重视业务受理接待,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与首次合作的客户进行面谈,所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6)提高尽职调查和项目评审的水平。要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方面进行考察、相互验证,不可偏废。
(7)科学安排项目小组。在分配一笔业务项目时,要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金额大小、所处行业等,安排合适的业务人员去办理。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对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各部门的业务活动等所有层面的风险进行管理,分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
全员风险管理:指企业上到股东、董事长,下到门卫,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负有本部门、本职岗位、本业务环节乃至全企业的风险管理责任。因此,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某一部门如风险管理部门的事。全过程风险管理:对业务接待受理开始直至项目终结、业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全方位风险管理:即要对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所有来源的风险进行管理。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1)治理结构是基础:至少应构建“一个基础+三层防护”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一个基础:即公司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才能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第一层防护:业务部门。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第二层防护:包括风险管理部门、董事会下设的项目风险评审专家委员会等。第三层防护: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第二、三防护层以第一防护层为基础,力争将风险“屏蔽”在第一道防火墙外。
(2)文化是核心:打造风险管理文化;
(3)制度是保障:制定市场分析、市场定位、经营策略的原则:如不熟的不做,人才和技术准备不足的不做;风险过大,难以把握的不做;业务规模小、贡献度小的,不做。制定项目受理、立项、评估、折当、尽职调查、当后监管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作一套衔接紧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业务管理表单。制度要与时俱进,重点抓好执行。
(4)人才是关键: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资本不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资本要产生合理的回报、风险管理要出成效最后离不开人。人才战略方面,重点把好人才的“招、用、留、训”环节,招对人才、招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培训人才、发展人才。
(5)流程是主线:打造流程典当,实行标准化、流程作业,杜绝随意性和反流程作业。通过管理表单实现风险管理理念、制度落地和无缝对接。
(6)合规是底线:典当行要合规合法经营,防范合规性风险,对法律法规包括《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业监管条例》中明文禁止的行为,如非法集资、发放信用贷款、设备抵押等不可以“业务创新”名义加以违反。
(7)适时开发与引进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即时、远程管理,避免人工操作的偏差和低效。
3、风险管理要从风险识别这一源头抓起。不能舍本逐末,把重点和精力过多放在风险项目的处置上。相反,如果风险管理的源头和过程抓好了,就可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项目的出现。
4、风险管理的手段:“三品、三查、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