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视点 >> 浏览文章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关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浏览量: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传统表外信贷业务,在客户营销,获取优质客户的综合性收益,维护和稳定客户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项业务也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欺诈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生产流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引发的票据案件也时有发生,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存在一定挑战。虽然近两年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防范票据欺诈风险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在整个银行承兑汇票中的占比仍然偏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整体风险不容忽视。为有效防范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促进业务健康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业务特点,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概念及特点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具体是指承兑人接受出票人的付款委托,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银行承兑汇票区分为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其中,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或财务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之所以市场需求较大,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在于其自身具有的几个特点。
  
  一是无金额起点限制,兼具结算和短期融资功能。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无最低金额限制,能够满足各类经济活动的结算需求。对于经济活动买方即出票人来讲,可以通过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满足短期资金融通需求,且相比流动资金贷款而言,财务成本相对较低。
  
  二是具有增信功能,促成经济交易。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到期,银行将无条件付款,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更利于促成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交易。
  
  三是具有较高的流通性,可进行背书转让或申请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到期日前,可背书转让或直接申请贴现,相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具有很强的流通性。
  
  二、关键风险点解析
  
  银行承兑汇票因其具有上述结算融资功能、易流通等特点,且通过银行贴现后可直接获得现金。犯罪分子往往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手段牟取利益,为有效防范银行承兑业务风险,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过程中,银行相关业务人员需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风险点。
  
  一是客户信用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到期,银行要无条件向持票人付款,如果在汇票到期前出票人未将票款划入其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到期日银行不能成功扣款,将会产生垫款。因此,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必须对出票人做出全方位评估,客观评价出票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真实有效;若在出票人申请办理承兑业务时,对出票人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以及信用履约记录未做全面了解,就难以判断客户信用风险。办理承兑业务后,对出票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还款意愿等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导致垫款发生。
  
  二是虚假交易背景风险。《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即商业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必须对交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审查。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出票人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往往无实体交易做支撑,采取滚开滚贴方式套取银行资金,一旦银行收紧对其的信贷投放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资金链随即断裂,商业银行难以收回承兑汇票资金,形成垫款。从实际情况来看,形成垫款或出现风险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绝大多数为虚假交易背景。
  
  三是担保措施不实或无效风险。为防止银行承兑汇票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银行在办理此项业务时,通常会根据出票人信用级别要求其提供一定的担保措施,包括保证金、抵质押物或第三方保证等。承兑汇票到期,一旦出票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若保证金、抵质押物和第三方保证等担保措施不实或无效,就难以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四是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管理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虽然具有短期融资功能,但不同于贷款等表内业务直接发放信贷资金,而是通过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纸质汇票为载体,经出票人签发、付款人承兑后以背书形式进行转让流通或在到期前进行贴现获得资金。一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正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这些特点,想尽办法获取空白银行承兑汇票,采用变造等方式克隆银行承兑汇票,甚至内外勾结,伺机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一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汇票交接保管有问题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往往是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
  
  五是到期兑付变造及伪造票据风险。承兑到期后,一些犯罪分子或善意持票人持伪造、变造票据前往商业银行办理解付手续,银行会计人员稍有疏忽或经验不足,容易解付伪造、变造票据,对外支付票款。当真实有效银行承兑汇票前来解付时,商业银行仍须无条件对外付款,即便通过诉讼等方式收回错误支付的票款,仍可能形成部分资金损失。
  
  三、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过程中须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商业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防范垫款和案件风险。
  
  一是加强承兑申请人即出票人的全方位评价。商业银行受理承兑业务时,要认真审核出票人基础资料、账户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深入调查承兑申请人的生产经营、财务、资信状况,合理分析近年来的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完整。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出票人在所处行业的口碑及履约状况,确定出票人有良好的还款意愿,把好客户资格准入关,防范信用风险。办理承兑业务后,要加强对出票人货款回笼、财务及对外投资等情况的追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加强交易背景及业务需求真实性审查。办理承兑业务时,要加强商品劳务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资料的审查,确认汇票用途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要关注并分析客户办理承兑业务的真实需求,与承兑总量对应的交易总量要与企业基本需求一致,所签购销合同符合其经营能力和经营规律。办理承兑业务后,要及时收集增值税发票等资料并进行认真审查。
  
  三是加强保证金、抵质押担保及第三方保证等管理。办理承兑业务时,要加强保证金管理,保证金账户必须专户管理。合理评估抵质押担保物价值和变现能力,做好相关抵押登记工作,确保抵质押担保真实、有效。谨慎采取第三方保证作为担保方式,合理评估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对于关联担保要尤其重视。
  
  四是加强纸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管理。银行应按照汇票专用章与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分管的原则,加强纸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信贷部门与会计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定期进行账、证、簿的核对,加强其领用、出售、收回、销毁情况,防止出现汇票丢失、假作废真盗用等情形引发的票据案件。
  
  五是到期认真审核持票人提示付款票据。承兑到期后,商业银行办理解付手续时,要加强票据审查,重点审查票据纸张、油墨、水印、花纹、防伪暗记等,防止对克隆票的解付风险。
  
  六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电子承兑汇票业务无纸质载体,可有效防止因伪造、变造票据引发的业务风险和票据案件。商业银行应抓住人民银行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大电子承兑汇票的营销和推广力度,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相关业务。




  温馨提示:
  
  1、更多典当相关新闻请登录辽宁典当网(
www.lndiandang.com)或关注“辽宁典当”(lndiandang)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2、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关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