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视点 >> 浏览文章

金融系统风险测度:新突破与新响应(2)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3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张立华 丁建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为了解决条件在险价值模型不能度量损失分布的分位数以外的所有损失和不可加性问题,推出了度量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期望损失(SES)和边际期望损失(MES)模型。系统期望损失模型被用来测度单个金融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贡献度。这次金融危机期间和危机之后,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贡献度都较小,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贡献度相对较大。边际期望损失方法测度的结论比较准确反映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2012年,《美国经济评论》杂志发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恩格尔(RobertEngle)研究团队开发的系统风险指数模型。该方法是边际期望损失模型的扩展,用于测算当单个金融机构陷入金融危机时急需的资本缺口。期望资本短缺越多,对系统风险的贡献越大。系统风险指数模型的不足有:该模型需要使用过去市场股价模拟未来的数值;没有考察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负债,可能低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总体而言,系统风险指数模型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该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金融危机时期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能够预警实体经济爆发危机的可能性,研究结论的说服力较强。第二,该模型测度方法利用金融市场的公开数据,数据可靠性较高,模型呈现出“让数据说话”的客观特征。第三,该模型可以测度单个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值,并可加总得出整个金融机构的总风险值,测度出的单个机构的风险贡献度,量化支持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第四,由于时间序列的完整性,该模型可连续对比分析历史事件,及早避免同类金融风险事件的爆发。
  
  新响应
  
  面对金融危机频频爆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更不可能“终身免疫”。依据风险测度的新方法,中国应该构筑起积极有效和富有弹性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避免金融危机悄悄降临时蒙受巨大损失。
  
  完善宏观风险预警机制。目前,已有实证研究证明,系统风险指数模型对国外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十分明显,中国应借鉴该方法,加强单个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的测度研究,定期发布中国金融机构系统风险指数动态变化值,建立健全金融系统风险的预警机制,提高管控金融系统风险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实施差异化的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当局可以用条件在险价值捕捉到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并对其差值较高的金融机构实施更为严格的宏观监管政策。监管当局可以使用边际期望损失方法准确获知金融机构面临的极端尾部的边际风险贡献度和杠杆率,综合单个金融机构的规模、风险贡献度和杠杆率,使用差别存款准备金或政府分级征集税收,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的宏观审慎政策。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世界各国纷纷向金融体系“慷慨解囊”,及时注入巨量资本和流动性,成功处置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逐渐“逼退”了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对金融机构实施了隐性的信用担保和存款保险制度,使得金融危机时期金融机构违约倒闭的数量大大减少。当前,中国急需建立起相应的存款保险体系,并准确测度金融系统风险的政府隐形担保,两者统一才能应对金融系统风险、决胜金融危机。
  
  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发展。准确测度金融系统风险,就是为了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宏观审慎政策只是捍卫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但并不等同于化解、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所有制度安排。不仅需要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政策,而且需要综合协调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灵活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机制。
  
  结语与启示
  
  新的金融系统风险测度方法给我们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提出了实践指引和参照,也为系统风险的动态过程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甄别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条件。但是,还需要对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的测度进行完善和改进。
  
  修正IMF研发的FSAP评估和关联度模型。IMF研发的FSAP评估模型是“大而全”的低效率模型。金融危机期间,IMF主持开发了四种金融体系关联度的风险模型,但这些模型分析的线性、静态、单向测度假设与实际中非线性、动态、双向度量的情景相去甚远。显然,需要改进上述模型或找到新的测度方法,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记录金融系统风险。
  
  时间维度测度与跨域维度测度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当前,备受青睐的金融系统风险测度方法主要是时间维度测度上的未定权益分析法和系统未定权益分析法;跨域维度测度上的条件在险价值模型、边际期望损失模型和系统风险指数模型。但是,对双重维度测度方法的研究较少。毋庸置疑,基于时间维度和跨域维度相结合的双重维度测度将是未来度量金融系统风险的第一选择。
  
  优先选择动态化和稳定连续的市场数据。后金融危机时代,应从宏观审慎的视角测度金融系统风险,比金融危机之前更加关注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和整体性。金融系统风险测度的数据来源不再仅仅依靠资产负债表,转向综合使用稳定、动态和易得的资本市场数据,研究结果更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
  
  当今,中国经济需要构筑一个弹性、透明、高效和稳健的金融体系,其既要具备优化的资源配置功能,又要兼具灵活的风险平滑机制。金融系统风险的准确测度将是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和前提。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在时间维度和跨域维度结合的双重维度上来度量金融系统风险,才能完整地把握金融系统风险的内涵,设计出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系统风险理想模型,从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新挑战。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