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债权公证后可强制执行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5日浏览量:来源:滨海时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服务银行金融债权风险防控的通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债权实现效率,降低金融债权实现成本,有效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防控风险的水平。由于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制度不需要经过诉讼程序,可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故信托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偏好采用这一制度。
大量债权或通过公证实现
《通知》中明确要求,公证机构可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中所签署的各类融资合同、债务重组合同、还款合同、还款承诺、担保合同、保函等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明确了涉及房地产、土地等物权提供抵押担保的债权,以及各类担保合同、保函也可以通过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通知》的颁布,将极大地利好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相比“诉讼+执行”,金融机构更愿意选择通过“公证+执行”的方式实现债权。
《通知》还规定,即便是此前未进行公证的融资合同,通过修改合同、签订补充协议或者由当事人签署承诺书等方式将债务人、担保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出具执行证书前的核实方式、公证费和实现债权的其他费用的承担等内容载入公证的债权文书中,也可以办理公证。
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将降低
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各级法院又处于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案件数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因为程序性诉讼费的下调,管辖权异议的程序性诉讼成本很低,不少债务人为了拖延时间,诉讼中都会就程序性问题滥用诉权,造成了不良处置化解的时间长,成本高。最高法院等部门牵头发布的文件,重申了法律的规定,可以让更多的基层法院统一执行,便于金融机构提高资产处置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以10亿元金融债权为例,仅一审的诉讼就大约需要诉讼费几百万元,如果经历一审、二审执行的程序,加上律师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一个诉讼周期可能耗时2-3年,相比诉讼程序的耗时费钱,公证则时间较短。公证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在受理后十五个工作曰内出具执行证书,需要补充材料、核实相关情况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并且,公证费用比较起来也更加便宜,强制执行公证收费标准一般为接受强制执行债务标的额的千分之三,而且公证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一致的,可以在办理债权文书公证时收取部分费用,出具执行证书时收齐其余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债权正常清偿,不需要出具执行证书的情况下,公证收费也会大幅降低。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