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互联网+”时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1日浏览量:来源:金融网作者:佚名
  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词。同样,互联网金融也成变热门话题,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同时也明确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必将快速适应新形势,从而也势必对金融市场的未来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以“支农支小”为主要业务的农村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更加主动的加快步伐融合大环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前,金融业正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其趋势正逐步“由城市包围农村”蔓延。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在金融领域快步跟进,劈土圈地。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模式,除了分流农村边缘金融机构的客户资金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也带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洪流中,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虽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科技更新、产品研发能力方面与大型国有银行存在一定差距,但稳定的客户资源、网点布局深入、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了发展互联网极具潜力的市场。这一点,从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目前推广手机银行、自助转账终端产品的成效就足以证明,只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完全可以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赢得竞争主动权。
  
  一是融入省联社推出的“小银行、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克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势单力薄的约束。通过参与省联社搭建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的大数据建设,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进而更加有效的掌握客户的需求,细分客户群体,进行目标性的精准化营销、精细化管理、精致化服务。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开发出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比如地域性网络(移动)借贷业务,即在一定服务区域内,针对小金额的融资需求,采取网络审批或手机银行注册授信的形式,在乡镇网点便可直接取得贷款。以“互联网+”为契机,与客户实现有效互动,打造一个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二是扩大“移动金融”的效果,继续推广手机银行、移动poss机的实用效应。积极创新以移动金融为本新产品、新服务,围绕“立足三农、服务社区”的服务宗旨,秉承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在成熟的电子银行业务基础上,与物联网、电商平台对接,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手段,把农民的供给与需求与电子商务对接,丰富农民的生活支付场景,让山村与城镇的距离只是心理距离,为农民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三是扩展服务范畴,与物联网对接,提供跨界服务,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网点多、分布广、信誉高的优势,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抓手,拓宽服务渠道,通过网点转型,将网点打造成为类似便利店的综合服务点,真正实现理财、消费、融资、结算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大与电子商务服务的对接,解决困扰电商e路在农村发展不畅的难题,打通电商e路最后一公里。通过“以点扩面”的服务,让线上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让互联网金融与客户的消费和生活有效对接,既实现多元化增收,又丰富服务的含义,提升服务质效。
  
  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之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正面应对,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牢固自己的市场的同时,通过“加力度、挖深度、拓广度、加维度”,在新常态下,让自己的特色更“优”,让自己的优势更“特”。(新余农商银行潘璇)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