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村镇银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2日浏览量: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吴金忠 宋朋来
  为改变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村镇银行蓬勃发展,盈利及存贷款均出现快速增长,但机构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金融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业务创新不足,存贷款稳定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基于此,需全方位构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机制。
  
  政府部门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切实降低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对民间资本准入限制可适当放开,准许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或社团法人直接投资并控股,对民间资本在发起设立资格、持股比例等方面给予平等的权利。二是给予一定的财税倾斜政策。三是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贷款浮息政策,在支农再贷款额度上适当倾斜,加速财政惠农资金与村镇银行的对接进度,将财政、农业等部门的支农资金由村镇银行以贷款方式转贷给农户。四是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正向激励机制。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信用评价力度。二是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等确权、流转和估价机制的完善,发展农村专业担保机构。三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保险模式方面将政策扶持和商业化运作紧密结合,适当提高财政补贴比例,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保险。
  
  积极树立村镇银行品牌效应,提升自身公信力。一是村镇银行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本质。二是村镇银行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在储蓄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村增设储蓄网点。三是定期举办信贷双方交流会,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对接。
  
  加快推进村镇银行业务品种创新,扩展业务市场。一是明确市场定位,把涉农农户和小微企业作为重要客户来源,设计适合当地特点的金融产品。二是充分利用自身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在金融产品、金融技术、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积极开展创新,提升村镇银行的盈利水平。三是结合农村实际,不断创新担保方式。
  
  强化村镇银行风险控制与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风险控制是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引入发起银行成熟的经营理念、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的决策、监管、内控与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管人员的管理。三是自身强化员工教育培训。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