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小额贷款公司涉嫌敲诈 借9000元敲诈12万元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7日浏览量:来源:现代快报作者:通讯员 葛明亮 吕璐 记者 陶维洲
  要借钱,先写一张"高条":借一万还三万,借两万还六万,扣除各种名目繁多的,到手的只有几千元甚至一两千块,利息却要按照原先的借款数额计算,还不上钱就上门威胁。近日,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对从事小额贷款行业的陆某、杨某、郭某、丁某、徐某、缪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敲诈勒索罪批准逮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陆某和杨某等人都是20来岁的小年轻,老家在苏北的涟水、沭阳等地。2016年4月,陆某等人分别在南通市区无证开了4家小贷公司,经营“无抵押小额贷款”。几名犯罪嫌疑人经过预谋,以无抵押贷款为名,通过聊天工具发布各种形式的广告,引诱急需借款的人前来借款,而后对借款人实施敲诈勒索。
  
  一旦借款人“上钩”前来洽谈借款,陆某等人就会以约束被害人及时还款为名,骗取借款人签订比约定借款额高数倍的借条和收条(俗称高条)、填写借款人的家庭成员信息。之后,犯罪嫌疑人再以需要核实借款人的实际住处为由,到借款人的实际居住地进行“家访”。在掌握上述信息后,他们提出要从借款人的借款中扣除高额的“家访费”“辛苦费”“保证金”“当期利息”等各种费用,对被害人进行敲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具体敲诈方式为,犯罪嫌疑人借给被害人的钱只有一两千块钱,但必须按约定的借款数支付高额利息和归还本金。如“违约”就要按“高条”上的金额赔付,不给钱他们就会持“高条”找到被害人家里或者扬言到法院起诉,上门喷漆、堵锁眼、砸门窗玻璃、打电话威胁骚扰。
  
  今年5月,被害人小孙因为做生意资金周转不过来,就想在网上找一家南通的小额贷款公司借点钱解燃眉之急。很快,通过搜索他找到一个电话,接着联系了这家贷款公司,接待他的是丁某几个人。小孙要借25000元,对方告诉他利息是一期(25天)2000元,借条要写5万,多出来的钱是保证金,如果逾期了就要还5万元。
  
  之后,贷款公司的员工要带小孙做家访,转了一圈后,就说要收家访费和手续费,七七八八扣下来,小孙只拿到6000块。再往后,小孙每个月都要还高额利息,陆某等人还以贷款超期为由找到了他的家里,小孙和家人不得已继续还钱,总计有6万元。类似小孙这样遭遇的还有20多名被害人,都是急需用钱,结果中了圈套,被一步步拉近了敲诈的陷阱,最夸张的一个被害人借款9000元竟被敲诈了12万元。
  
  经多名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陆某等人于今年7月先后被抓获,丁某投案自首。警方初步查明,该案的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几名犯罪嫌疑人也承认,他们这不是正常的借贷,是在敲钱。屡屡敲诈得手,他们抓住了部分借钱人的软肋和弱点:“这些来借钱的人,一般都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外面借钱的事情,所以才会害怕我们上门去要钱。”
  
  办案检察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小额贷款公司目前良莠不齐,很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很容易引发敲诈、诈骗、抢劫等侵财乃至危及人身安全的治安事件和刑事犯罪,亟待多部门联动整治规范。对于本案中的众多受害人,检察官的建议是“高利贷沾不得”,小贷公司手持“高条”一旦产生债务纠纷就很麻烦,考虑向小额贷款公司借钱要慎之又慎,要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一旦发现被对方敲诈或有其他犯罪迹象,要及时向警方报案,保证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来了,ICO在中国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