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转型风险密集暴露:11起案例涉房地产最多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0日浏览量: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分享到:
随着财政部等四部委的“463号文”,银监会的“8号文”,银行及保险资管计划以及最近的“99号文”及其执行细则的相继落地执行,信托业长期依靠单一信托及通道业务扩张疾行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信托的“本源回归”成为必然。与此同时,许多信托公司备受外界质疑的“资金池”模式和“轻直销重代销”的营销模式在监管趋严、信托业转型的大环境下正被迫转变。
据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所管理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1.73万亿元,相比于2013年末增长了0.82万亿元,增速为7.52%。这一增速虽然基本维持了2013年第一季度以来的7%-8.3%的资产增速,但相比于2013年一季度以前动辄超过10%的单季增速,当下的信托行业的扩张已明显放缓。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一年内,被爆出的信托兑付事件至少有11例,其中,涉及的房地产信托最多,煤矿信托其次。
“房地产、矿业信托都曾是信托公司增长最快的信托业务,但这类业务风险程度层次不齐,往往也是风险的高发区,2014年也会如此,也是我们加强风控的重点所在。”一位信托公司的高层分析称。
目前,信托业的内外环境已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信托业一度备受追捧的“冲规模、轻管理”的发展路径将不可延续。
在信托业内人士看来,已经落地的“99号文”虽然监管趋严,但对于信托业的转型依然提供了6个可能的方向。
这6个方向分别是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设立投资专业子公司、并购融资工具、信贷资产证券化、家族财富管理、公益信托。其中,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被认为是信贷类集合信托业务模式的最好转型方向,信托公司可以藉此真正回归管理人、受托人的角色定位。
“相比于土地流转信托、公益信托,我觉得做财富管理才是目前信托公司转型升级的最好方式,这方面更有基础、更有需求,而做高端家族财富管理目前许多信托公司并不具备条件。”一位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称。
在土地流转信托方面,中信信托、北京信托尝试最早,也最为积极。不到半年的时间,中信信托在全国多个省市已经落地了六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北京信托也先后在江苏无锡市和江苏句容、北京密云、四川等地推出了多款土地流转信托项目。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