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新闻 >> 浏览文章

林权抵押贷款细则出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浏览量:来源:东方早报作者:佚名

在呼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林业迎来实质性利好。

7月18日,中国银监会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可用承包经营的商品林做抵押进行贷款。据悉,这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国家林业局首度发布“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细则。新华社昨日报道称,此举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本的历史性突破。

所谓林权抵押贷款,是指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林权可用于抵押贷款。

此前的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智光表示,林权制度改革的初衷是盘活林业资产,《意见》使更多森林资源变成资本成为可能,会提高林农及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反过来也会促进森林资源的生长。

贷款期限与估值难题

上述《意见》被认为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配套政策的一个突破。

林权具有投资期限长的特点。《意见》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信用状况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合理协商确定林权抵押贷款的期限,贷款期限不应超过林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贷款资金用于林业生产的,贷款期限要与林业生产周期相适应。

张智光认为,这解决了林权抵押贷款中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根据用途确定贷款时间是合理的。如果农民贷款用于经营森林培育,那贷款时间必然需要长一些。如果贷款用于森林资源的加工,贷款时间则可短一点。”张智光说。

由上海农商银行主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沪农商村镇银行”)今年初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品种,在云南省部分沪农商村镇银行所在县域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5个月时间内共发放了5笔此类贷款,金额为983万元。据沪农商村镇银行介绍,其通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以分散借款人一次性还款压力,同时也降低期限过长带来的风险。

林权抵押贷款还存在评估难、评估费高等问题,银行没积极性,农民也觉得难。张智光认为,《意见》使林农及林业经营者获得了“实惠”。

《意见》规定,对于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项目,抵押林权价值评估应坚持保本微利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备专业评估能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自行评估。对于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自行评估,不得向借款人收取评估费。

值得注意的是,林权抵押贷款发生风险后,林权变现有了具体方式。《意见》提出,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未清偿债务或出现抵押合同规定的行使抵押权的其他情形时,可通过竞价交易、协议转让、林木采伐或诉讼等途径处置已抵押的林权。

“林权交易没有平台”

事实上,林权抵押贷款已初具规模。

国家林业局2012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经发放林权证1.00亿本,发证面积累计达26.04亿亩,占已确权林地总面积的96.37%。林改以来,共有8981.25万农户领到林权证,占涉及林改的1.50亿农户的60.01%。有26个省(区、市)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累计抵押贷款面积达5780.49万亩,累计抵押贷款金额792.31亿元,平均每亩贷款1370.66元。

不过,尽管国家层面已给出政策导向,但银行业人士一直对林权抵押贷款心存迟疑。

“林权处置的范围很小,也只能在林农及林业经营者之间转卖。且林权一旦抵押后,价格会很高,农民不一定购买得了。”一位银行业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早在四五年前,其所在银行就研究过林权抵押贷款,那时当地的林业登记部门对林权抵押贷款态度也比较模糊。

眼下,对贷款机构来说更为实际的问题是,林权抵押贷款发生风险后,林权转让在何处可以找到一个交易平台?

“对银行来说,有许多权利需要处置,除了房地产处置平台是开放的,包括其他一些权利的处置,政府没有设置平台,林权处置同样缺乏平台。如果靠银行自己去寻找买家,这非常难。”上述银行业人士认为,缺乏林权交易平台是林权抵押贷款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

此外,林权抵押贷款面临的难题还有缺乏统一的林权价值评估标准。

林权抵押不同于土地抵押,林权不是所有权,只是使用权。林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林地到底能产生多少农作物?农作物能在市场上卖多少钱?这是贷款机构普遍存在的疑问。

张智光指出,森林资源生长周期长,其价值是动态的,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即使金融机构将林权收回,变现也较困难。

“对银行来说(林权抵押)不好操作,虽然在做,但(银行)都不太愿意。”上述银行业人士说。

张智光认为,《意见》客观上会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施加压力。但要有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还需主管部门给银行方面一些政策支持以调动银行积极性。

张智光表示,严格来说,林权抵押机制从价值评估到最后林权交易平台,应有一套完整程序设计,才能很好运转起来。但林权抵押刚起步,这一套机制需要通过市场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