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行角度解读 房产抵押风控模式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4日浏览量:来源:中国商业电讯作者:佚名
分享到:
房产抵押担保类理财产品因有房产作为抵押保障而偏受投资人喜爱。可实践验证,并不是所有办理公证抵押手续的该类产品都一样安全。在发生违约后,此类不少都面临处置难、变现慢等问题。
但这并不代表“房产抵押担保”模式本身不安全,而是有些平台的风控手段不够严密。发生违约后,能够确保抵押资产执行易、变现速度快、处置所得可全额覆盖投资本息的才是真正安全的好产品,而这与公司的风控手段息息相关。
风控前置:防止恶意租赁对抗抵押权
影响抵押房产难以被处置的一大原因便是——恶意租赁对抗抵押权。
根据《合同法》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即,如果出租在前,抵押在后,则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这时,抵押不破租赁。若该情况发生在房产抵押担保模式中,引发的后果就是,当借款人违约,不能按期还贷,由于租赁合同仍然有效,即使抵押房产附有强制执行效力,该房产也很难被顺利处置。
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作为以优质住宅作为核心基础资产的第三方综合金融服务商,凭借8年来在房产抵押细分领域的资深风控经验,具有预见性地把风控措施进行了前置。具体的做法是在房产抵押合同签订之前,先行签订长达20年的租赁合同,同时办理房产租赁备案登记,从而有效防止恶意租赁对抗抵押权风险的发生,从根本上确保抵押房产处置无阻。
专项基金:为抵押房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当抵押房产处置无阻后,它面临的另一难题就是流动性风险。
的确,附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抵押房产,在折价或拍卖后,投资人可优先受偿。但投资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国的司法体制下,一个违约的房产抵押,从起诉到拿到房产拍卖变现的过程,最快也要6个月以上,有些甚至在项目到期2年后都没得到解决。对投资人而言,他虽没遭受终极坏账的损失,却承担了到期本息无法按时兑付的流动性风险。
不过,该情况在仟邦资都从未发生,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参与设立流动性基金,一旦发生违约,流动性基金第一时间受让债权与收益权,先行偿付投资人本息。此外,通过设立房产并购基金收购处置抵押房产,双管齐下,把流动性风险降至最低。可见,仟邦资都为投资人提供的是一套全闭环无盲点的安全风控体系。
虽然目前,很多公司通过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创建风险预测模型,甚至成立风控部门,推出风控产品来为自身产品做宣传。可在众多的风控模型中,到底哪些才是真正能起到风控作用的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指出,互联网金融行业始终缺乏统一的风控方法论引导和规范,不同背景的平台风控机制和模型各不相同,对投资人而言,很难找到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而就在2015年4月,仟邦资都获得由国际权威机构SGS颁发的ISO9001房产抵押类风险标准化管控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业内首家风控体系获国际认证的专业服务公司,是对传统风控体系的补充和增强。
身为理性的投资人,在甄别房产抵押担保类理财产品时,显然需关注它的处置及变现能力。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