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典当视点 >> 浏览文章

浅析典当风险与防范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浏览量:来源:上饶市新华龙典当有限公司作者:叶黎铭
  典当行作为专门从事货币借贷经营活动的特殊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等。有可预见的,也有不可预见的。因此,预测风险、防范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都是众多典当行所面临和必须下功夫要解决的问题。
  
  典当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业务规模,忽视政策法规。由于典当行只追求做成做大业务,却忽视了遵守政策法规。没有深刻理解政策法规所规定的条款主要目的是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于是出现违规操作。这样,一旦这些客户发生财务危机,无力还款,势必累及典当行。
  
  二、不切实际,盲目扩张。由于典当行不顾自身的资金、设备、人员等客观条件,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无限度扩张,对客户提供的当物不论成熟与否,一律照单全收。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估价失准、发放当金过高、绝当后变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形成风险和损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截至目前,专门针对典当行的法规只有《典当管理办法》。而《典当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国家并没有以正式立法的形式出现,同时《合同法》、《担保法》中没有专门针对典当行业的条款。这样,典当行一旦因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进入诉讼程序,所依据《典当管理办法》提出的诉讼请求,如果和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法院只能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判决,典当行的利益将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四、市场风险。市场风险集中体现为绝当物品变现能力不足,造成典当行资金损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化更难以预测。行业的垄断、政策的多变也削弱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因此,中国市场预测的难度就更大。正因为市场的难以预测,而增加了典当行的市场风险系数。
  
  除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典当行还面临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带来的风险。
  
  典当行面对诸多的风险,必须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的发生。
  
  第一、要配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典当行高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强烈的政策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尽职尽责地履行管理职责,有效地预防风险和化解消除风险。
  
  第二、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首先,要严把进人关。新员工入行一定要经过道德品质考察,有劣迹者禁入。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争取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委托培训,学习兄弟行的先进经验,请专业人士讲授有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第三、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贷款分级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业务作规范、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通过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以避免各类问题和事故的发生。
  
  第四、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典当管理办法》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典当管理办法》是以保护和促进典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不能片面地认为《典当管理办法》是专门约束、制约典当行的,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只有严格按照《典当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来运作典当行的各项业务,典当行才能减少和避免风险的发生,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第五、要客观实际,量力而行。典当行要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设备等条件和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选准发展业务的突破口,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开展业务,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第六、规避政策法规风险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量避免和减少涉诉案件的发生。同时在收当时就要预测到一旦客户不能还款该怎么办。一是有些没有把握的业务可以缓做或不做;二是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可以要求客户增加担保人,由担保人的财产作为还款保证。
  
  第七、规避市场风险。一是在收当时,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当物,估价和折当率不要过高;二是当期不要太长;三是尽量不要续当,特别是多次续当。
  
  第八、建立提取呆帐、坏帐准备金制度,增加抗风险能力。尽管我们都希望典当行不要发生经济损失,但是要保证典当行没有经营损失,那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增加典当行的抗风险能力,要建立计提呆帐、坏帐准备金制度。即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每年提取呆帐、坏帐准备金,作为资金储量,以冲销呆帐、坏帐损失。